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4,882
  • 关注人气: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不等于“讲”

(2023-04-01 20:28:02)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何为教学?顾名思义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要学会什么?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许多教师把教学理解成讲课,因此,也就把“教”理解成“讲',把学理解成听讲。你可以想一想,如果就靠讲,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吗?当然不能。

“教”不等于“讲”

单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或者单就如何学会的角度来讲,单靠教师的讲也不可能解决问题。美国埃德加·戴尔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初次学习两周以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会因为不同的教学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

可以看出,学生如果单靠听讲来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只是5%,而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的留存率分别是50%75%90%。从这个角度上看,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如果单单就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上讲,而不考虑学习效果,我们就采取听讲、阅读、视听和演示的办法。如果考虑学习效果,就必须采取主动学习方式,即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的方式进行学习。

另外,如果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就必须采取主动学习的办法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在实践中生成大量的教育内容,才能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能力和素质,不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而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可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因为被动的学习方式忽视了一个学习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感知,就没有感动,就没有感悟。

教的实质并不是讲,它的实质就是发现儿童,相信儿童,解放儿童,利用儿童,发展儿童。一切以儿童的生命成长与发展为出发点,一切以学生真正成为人为目标,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办事。因此,教师即导师,他是儿童成长的发现者,激励着,保护者,引导者,点拨者。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教师的设计框架下,利用儿童的天性,不断体验,不断思考,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道德体系的过程。

“讲”应该是教学的一个方式,但“教”不等于“讲',那么,教师为什么如此青睐讲呢?原因之一,他们认为只有讲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讲完了讲透了学生就应该会了,以至于学不会的就是因为学生太笨;原因之二,讲是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师最容易把握的一种方式,课堂的时间全部由教师主宰,课堂就不会有生成,学生就不会提出教师没有预设的问题,这样的课堂对教师就没有挑战;原因之三,确实有一些教师把知识研究的特别透彻,也能讲的头头是道,他们说,讲是一种文化,他们认为只有讲学生才能学会,因此,课堂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

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不论哪一类教师对讲都情有独钟。也恰恰是这个满堂灌的讲,害了我们的学生。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和依赖讲,讲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手段,至少满堂灌应该退出课堂,应该在研究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教如何为学服务,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教学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