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机一动,气氛盎然

(2022-08-14 13:47:48)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语文

分类: 教学研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气氛沉闷的对策

苏艳红

课堂气氛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其良好的标志是:师生的情感交融,产生更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学生对学习表现更大的兴趣和愉快、无紧张无畏惧感。但在教学中,常常见到的是此类现象:有些学生整节课都坐着,不主动发言,“安安静静”地当听众,“心甘情愿”地当观众,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分组讨论时,积极讨论的占少数,大多学生只是旁观者,还有的学生思绪脱离了课堂……沉闷的课堂气氛让老师着急,尴尬,发怒,带来的后果是老师只好不断地“指名道姓”,延误了教学时间和任务,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灵机一动,气氛盎然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除了改变“师者为主”的教学观念、大胆施行新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外,教师自身的修养与教学中的“灵机”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以精彩的开场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如果能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开头,对于上好一堂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我们可以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前给孩子们猜谜语、唱儿歌,精心设计导语,打破以往的沉闷单调。如教学《杨树之歌》时,我这样开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美丽的大叶杨居然也能唱歌,你想听听是它美妙的歌声吗?那就请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找到答案吧!”此刻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读书的浓厚兴趣被激发了,使他们一开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心理,迫不及待地要到文中寻找答案,以满足求知欲望。

二、增加师生互动,促进教学交往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设法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而设置问题情境无疑是一种好办法: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遨游在书本的海洋之中,尽情发挥孩子的才能,让他们兴趣盎然,畅所欲言。在上完《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后,我让学生创造性地表演课本剧,学生的交际、表演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演完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对表演者的台词、动作、表情加以讲评,课堂沸腾起来,预设的环节很快得以完成,做到了惜时高效。

三、使用教具,激活课堂

课堂上,学生只与老师、书本面对面,索然无味,我就想利用一些纸片教具帮助教学,如教学《称象》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曹冲提出的称象的方法,我在课前制作了一套纸片教具:用一张报纸折了一艘大船,中间的凹槽正好可以插入其它图片;画了一头可爱的大象,胖胖的身体、粗粗的腿,贴在卡纸上再剪下;找了一张灰黑色的广告纸,剪出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张蓝色的大纸是水面,中间也折出一条凹槽。教学时,按课文中的“先……再……等……”三步进行演示,步骤清楚。学生坐着的、站着的、跳起来的、跑出座位的看得都有,看着我的演示,他们的笑容溢在脸上,为曹冲的聪敏机智鼓掌叫好,这样的课堂决不沉闷。

四、运用多媒体,让课堂趣味盎然

多媒体课件中的卡通图象和动画效果往往是最能吸引孩子的地方。我班的很多学生把 “b”和“d”、“p”和“q”区分不清,容易写错。于是我通过媒体演示,比较字母形状,把数字“6”和“9”的一弯拉直,学生马上明白,说“像个6字b b b,像个9字qqq”;我又把“6”和“9”反一反,学生又会说了,“6字反写ddd,9字反写p p p”。这样,在动画演示和歌诀中,学生很快记住了字母,而且不易混淆。更重要的是有趣的动画和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课堂气氛也因此活跃起来。

通过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我的课堂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1、课堂上发言踊跃。现在,争着举手发言的人多了,“安安静静”地当听众,“心甘情愿”地当观众的人少了,打破了一潭死水的僵局。

2、学习更专注有趣。在老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下,学生上课精神百倍,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竖起小耳朵,上课可专心了。因为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师生间互动合作更和谐。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发言积极,讨论热烈。更可喜的是,他们讲的精彩,听的仔细;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改变了老师一问到底的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