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丽:在“主阵地”上尽其责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祁丽,女,1982年2月出生,2001年8
从教十多年来,祁丽同志如一名登山者,一步一
其主要先进事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忠于职守,在“主阵地”上尽其责
祁丽同志深深懂得:爱岗是教师的天职,敬业是教师应有的选择。为此,十几年来,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为了学生,祁丽同志从未随意缺过一堂课,年均事假未超过2天,大多
记得她刚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个学期,一天正在课堂上,忽然年迈的妈妈打电话告诉她,她爸爸因劳累过度,晕倒在田头,希望她赶紧请假回去照理一下。可几乎在同时,班
本学期开学初,祁丽同志家新建两间房屋,建筑时间达50多天。虽然各种建房才料需人照看、摆放杂乱的物具需人整理。但祁丽同志没有请过半天假,每天只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小跑着里里外外忙。许多邻居见了,都心疼地说:“祁老师,学校离你家仅一里多路,利用没上课时间回来照看一下,不也可以吗?”面对邻居的好意,祁丽同志只是笑一下说:“教学的事是很多的,除课堂教学外,课余也有很多事要做的,我没理由将在班的时间用于忙家庭建房。我下班辛苦一下,就可以了。”听到祁丽同志真挚话语,邻居会心地笑了。
二、敢为人先,在实践创新中打造最好的自我
敢于挑战自我,是祁丽同志一贯的作风。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来,祁丽同志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除积极参加大专、本科自考函授学习外,还千方百计挤空隙、争分秒,十几年如一日,刻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其学习毅力和学习效果是令人钦佩的。
积极主动参加较高层次的学习培训。工作以来,尤其是近5
努力提高校内和县镇基层培训、学习、研究的实效。在县、镇组织的相关理论、业务培训中,祁丽同志也是认真刻苦的。她先后承担了三个镇、县级课题研究任务。其中两个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其《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获2012年响水县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三等奖。2004年8月在镇举行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010年12月在镇举行的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004年10月在县小学教研陈港片“四课”竞赛中获得三等奖,2010年12月被推选参加了全县“有效教学攻坚年”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开设公开课一节。2011年12月在县举办的中小学主题班会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11年11月制作的《拼音卡片》,获县自制教具大赛二等奖。2010年12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兴趣》一文获县读书活动成果评比三等奖。2012年指导学生参加县组织的读书心得征文评比活动(《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一文,获得二等奖。
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2005年至2010年期间,撰写的《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教数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浅谈》、《如何提高文字教学效果》等教学论文分别获得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2008年6月撰写的《让孩子用心听语文课》获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11年至2012年,撰写的《激趣乐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简议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优化》、《农村小学小班化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分别获得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论文评比二等奖、三等奖;2010年撰写的《沟通从“心”开始》、2011年10月撰写的《让学困生在课堂中放飞梦想》分别获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2010年12月撰写的《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获省评比二等奖;2012年撰写的《运用电子白板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获省教师培训论文评选三等奖;2009年6月撰写的《浅谈小学数学探索性学习》获中国教育学会征文大赛一等奖;2009年送交的《用爱心对待童心》论文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二等奖。
教学效果显著。从教12年来,祁丽同志所任教的学科教学质量一直居全镇前列。先后8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3次获得“刘风友奖励金”(教学成绩专项奖)。
三、倾注真情,在关爱中营造和谐
十几年来,祁丽同志大多数学年度任教的是低年级、且担任班主任工作。除教学质量显著外,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投注了大量心血。其工作特色以细心、贴心、精心为同行所赞赏。
爱孩子,必须亲近孩子,呵护孩子的童真。这是祁丽同志常说的一句话,她也是这样做的。凡临场观看过祁丽同志组织的班队活动,都有一种深刻的感受,那就是祁丽同志总是以一个“伙伴”的身份担当活动角色,有时是主角,但大多数场合下担当的是“配角”。临场时,你稍留心就会看到,不时会有小男孩拉着祁丽同志的衣角,不无挑皮地说:“祁老师,再玩一局你会输的,你敢吗?”,不时会有几个小女孩悄悄来到祁丽的身边,拉着祁丽同志的手,得意洋洋地对祁丽同志说:“老师,刚才活动你有几处做得不规范,我们想告诉你怎样做,你愿意听吗?”对此,祁丽同志总是抱以亲切的微笑,乐呵呵地说:“能啊,可以啊!”于是课堂、活动场上即刻就会响起了一片掌声、笑声。
爱孩子,教者必须坦诚,不护已之短。是的,祁丽同志做到了,而且做到很好。那是2005
爱孩子,必须学会宽容,尽力维护孩子的自尊心。那是祁丽同志任教的第六个年头。一天下午语文课上,她刚讲了几分钟,就从教室后面传来了阵阵哈气声,虽经祁丽同志多次提醒,但那位打哈气的同学就是停不下来,一会竟伏在课桌上睡着了。对此,祁丽同志没有大声责怪,而是示意同桌叫醒他。然后说:“李华同学,想必你昨晚复习功课太晚了,今天虽经努力,仍不自觉地睡着了,现在如你觉得需要,可以站一会,到外面吹吹风也可以,并随时可坐下。”约一分钟后,李华同学果然站了一会,即又坐下,且脸上充满感激之情。事后,李华同学主动找到祁丽同志,说出了心里话:“那天晚上我没有复习功课,随父母去小姨家作客去了,我对不起老师,感谢老师课堂上维护了我的自尊。以后我会注意的。”从那以后,李华同学果真再没有出现在课堂打瞌睡现象。
四、体贴入微,在“细小处”为学生排忧解难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祁丽同志关爱学生是胜过疼爱自己子女的。记得2009年秋学期开学,一个名叫尤卫兰的女孩,由她的残疾叔叔带着来到祁丽同志班报名。出现在祁丽同志面前的这位女孩,穿的鞋子是大人穿的大号拖鞋,穿的衣服又旧又脏。经了解,这个女孩是个孤儿,借宿在学校大门左侧。面对这位孤儿,祁丽同志没有嫌弃,而是满怀深情地为这位女孩报了名,且将其安排在教室前排。当天下午放学后,即为这名孤儿买了一套新衣服和一些学习用品,还于星期日带这位孤儿学生去理了发、洗了澡。从那至今四个年头,每到冬天,祁丽同志总要为这位孤儿学生送棉衣、送鞋袜。并还为其垫交了校服等费用。此事迹在校内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县教育工会、县妇联等单位先后在有关宣传媒体上宣传了祁丽同志扶危济困的先进事迹。
2010年,祁丽同志任教的班级,有个叫徐小梅的同学,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也弃她改嫁,生活全靠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照料,徐小梅同学曾几度面临辍学。对此,祁丽同志多次和徐小梅促膝谈心,帮她树立学习信心。先后三次登门做其爷爷、奶奶的疏导工作,且还多次买学习用品送给徐小梅同学。徐小梅的爷爷、奶奶感动极了,终于表示一定要让孙女好好上学。从那以后老人,逢人就说:“我家小梅遇到了好老师。”多年来,祁丽同志为留守儿童付出的爱也是够多的,多少次下班后,她在耐心地为留守儿童洗着衣服;多少个双休日,主动“请”留守儿童到她家吃饭。难怪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都真诚地说:“孩子在祁老师班,我们不用担心孩子的冷热饱饿了。祁老师比我们想得还周到。”
更值得一提的是,祁丽同志自2010年以来,就成为街道中老年健身活动(广场舞)的示范队员兼职教练。前不久,又和街道一老年健身活动组签订了口头协议——担当“教学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教练。
12年的教学生涯,祁丽同志是在执著追求、默默奉献中度过的,她用实践彰显了一名人民教师心灵之美、行为之美、语言之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