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勤:师爱芬芳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王传勤是我们冈中小学的一位普通的80后女教师,她用十四年的时光诠释了平凡的师爱是如此的博大、如此的芬芳。“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教师被赋予这个光荣称号的时候,教书育人便成了他的天职。王老师在所教的学生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课前,她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课堂上她展现教师的风采,精彩的讲述,循循的诱导,积极的鼓励,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课后,她认真批改作业,并对待进生进行重点辅导,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理解消化了才肯罢休。工作中,她发挥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教学精神,很快便得到了学生、家长、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工作之余,她还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能够经常和学生谈心,努力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嘘寒问暖,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9岁的小国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在他3岁那年病逝,家境贫寒,父亲因违法砍伐树木获罪入狱,他就跟着80岁高龄的爷爷生活。由于特殊的家境,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加上缺乏管教,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我行我素,做了错事,也不接受批评。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一年级时有老师批评他后,他就不上学,不说话,逃避别人。当得知他的家境后,王老师立刻向学校反映了这一情况,帮他申请了补助,后来还与他的爷爷联系,委托他的姑姑一家照顾他。对于他平时所犯的错误王老师也没有狠狠地批评他,而是耐心地告诉他这样做是错的,并陈述长此以往的害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行动向他证明以后不管有什么事情老师都会帮助他!看着王老师为他抚平书角,在他的书包里装上崭新的练习本,为他灌好冷却的白开水、订好掉了的纽扣、系好松散的鞋带、穿上崭新的衣服……孩子低下了头,从他的眼神中,王老师看到了希望!
在农村,孩子们早晨到校特别早,因为他们的父母要赶到城里做工,不得不提早把孩子带到学校。因此6点多钟孩子们就会在校内校外追逐打闹,有的甚至还在公路上玩耍,多危险,多令人担心啊!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落在了行动上——“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宝贵时光,她要让孩子们珍惜这段时间,合理运用这段时间,同时也排除安全隐患。于是每天早晨她将自己熟睡中的孩子锁在家中等爷爷、奶奶来照顾,在孩子们到校前打开教室,把从学校图书室,还有自己家中精心挑选的图书陈列在图书角,引导学生读书。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孩子们的心静下来了,学校的学习风气浓了,家长的心宽了,学校的同事也加入了陪学生早读的队伍。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总是这样从平凡的小事做起,以她的责任心,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2007年,盐都区教育局为均衡中心学校和农村教学点的师资力量,带动基层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号召中心学校的一线青年教师支援农村教学点,特制订了“支教”的惠民政策。刚调过来才两年的王老师又主动申请到师资最薄弱的团结小学支教,任教一年级语文,三年级和六年级英语。那里的人民群众都放心地把孩子交到王老师手中。那一年推选盐都区人大代表,王老师以当地最高票当选为“盐都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她的工作热情更高了,所任教的三门学科教学实绩均为年级榜首,教学论文也频频获奖,她还牢记自己是“人大代表”这份神圣的职责,想学生、家长所想,急学生、家长所急,传民情、达民意,在盐都区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一项关于“如何解决边远地区学生上学难问题”的建议被作为正式议案商讨。她深爱着学生,热爱着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奉献着一切。
2008年,团结小学教学点也撤并了,王老师又回到冈中小学。由于长期任教低年级,她的喉炎又犯了,医生劝她请假休息,她放心不下她的学生,每天坚持用扩音器上完课才去打点滴,作业改不完还要带到医院一边挂水一边改。从未因此耽误学生一节课,少改一份作业。同一年,她的父亲因为胃出血住院了,由于她的母亲身患糖尿病、高血压,因此照顾父亲的重担就落在她肩上。她白天奔波于病房和学校之间,每天,她带入医院的不仅是父亲的一日三餐和换洗衣物,还有一大包学生的作业或检测卷以及备课笔记、论文材料。在她和家人的悉心照顾下她父亲很快康复出院了,她所教学生的成绩也稳步上升,她的教学论文也频频获奖,可从她深陷的眼窝和蜡黄的脸可以看出她年轻的心力已透支。在家人和同事们的劝说下她才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由于经常熬夜,肝脏得不到很好的休憩,引起转氨酶升高了,以后坚决不能再熬夜……因此,她更明白生命的意义。课间我们又欣赏到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和孩子们一起做操、踢毽子、跳绳的她是那样活力四射;搀扶受伤学生去方便、上信息课的她是那样亲切温柔;给生病孩子倒茶、喂药的她是那么慈爱美丽……
似乎命运之神特意考验这位外表柔弱却内心坚强的女教师,2011年寒冬,复习迎考的关键时刻,她身患重病的母亲,又一次收到了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她把焦急、伤心藏在心里,白天奔波在病房与学校之间,夜晚既要在母亲面前尽心、尽孝又要备课、批改作业、撰写教学论文。即使这样她也从未耽误过孩子一节课。她和家人的努力依然没有能挽留住母亲的生命,但老人家临终前那朴实的遗言“你们去上课,不要因为我,耽误了人家的孩子!”令她泪流满面。她说他母亲的遗言让她坚信“三尺讲台——是她应该坚守的爱的圣地”。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拥有家人的支持,拥有孩子们的理解和爱,就是这份爱,让她在最困难、最痛苦的时期坚强地挺过来了。2012年2月,由于她的优秀,她再一次被冈中社区的人民群众推选为“人大代表”。同年7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