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质量的教育必需高素质的教师

(2022-07-30 11:29:27)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毛群益

国家兴旺和民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育,而高质量的教育必需高素质的教师。

立国之本在教育,教育之本在教师,教师之本在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育的成败和优劣。因此,持久地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活动和校本培训活动,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很有必要。因为,教师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科技的创新,教师素质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更新、充实和完善。不能与时俱进,墨守成规,即使本来是素质较高的教师,也会在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中落伍。

高质量的教育必需高素质的教师

什么是教师素质?我的理解是:教师素质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素养和才能,包括师德、师才、师表、师能诸方面。

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为师之道德为先》。我的主要观点是:教师肩负着育才兴邦的重责,知识经济和高新科技发展的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全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依赖教师去落实,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依赖教师去提高,德育工作和教学管理依赖教师去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素质能力的优劣,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多个方面,而其中起核心和关键作用的,就是师德。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忠实完美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培养出素质精良的学生。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是用肩膀托起巨人的人梯。这些都不是溢美之词,而是融汇了教师岗位的性质和特点,也寄寓了社会的希冀和要求。教师肩负着托起明天的太阳的神圣职责,必须养成而且坚持爱岗敬业、真诚奉献的道德品质。中国教育的开山祖师孔子十分重视职业道德,他曾经说过这样两段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当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乐于教导别人,加强自我品德修养,善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虽然仅仅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谈教师的职业道德,而没有联系到国家、民族、社会的使命,就已经够深刻了。我们现在正处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我们要为中华民族雄于地球造就优秀的新一代,就更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铸造师道之魂。为此,要加强政治学习,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的高度明确教育的功能和教师的职责,强化教师的使命感;要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从科学的角度明确教师的责任感;要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博采精华,充实自身,以逐步创设教师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要加强师德的监督与管理,从优化环境和激励机制上提供相应的保证;要及时总结提高,从过程上促进或完善师德教育。教师要确立“人梯”精神,珍惜教书育人的岗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为培养下一代倾注自己的满腔热血,甘愿无私奉献。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支柱,教师的工作必然是平淡无奇,甚至还会怨声载道。不能为人师表的教师,怎么会培养出栋梁之材呢?要大力弘扬师道的正气,特别是注意宣传表彰本地本校的优秀教师,推进和巩固师德教育。汶川大地震时,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了。谭千秋是当代教师的楷模,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教师的伟大人格和壮丽精神。近几年来,罗田县评选了三届“师德标兵”,在全县形成了很好的风气。

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表现在道德思想、道德情操、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具有共产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特别是确立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理念,就能形成崇高的道德境界。具有克己奉公、甘于平淡、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真正融身于教育事业之中,就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真诚育人的行为,让学生满意,使家长放心,就必然会得到社会的赞许。

教师的道德思想决定他的教育行为。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思想,即使他的教学水平再高,教育学生也会失之偏颇,甚至可能误人子弟。一个优秀的教师,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有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的精神,就一定能形成自己特定的教育思想。他也会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完善和贯彻他的教育思想。用共产主义理想熏陶学生,用爱国主义思想感召学生,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发学生,用诚信礼貌的规范诱导学生,用艰苦奋斗、勤俭奉献的传统鼓励学生。具有崇高道德思想的教师,必然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乐于坚守平凡而实在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兢兢业业而又毫无怨言地工作。关爱下一代,为祖国造就一代英才,这是何等重要的历史使命!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会自豪地担当起无愧于人民的教书育人职责。

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为人师表的必备素质。特别是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拜金主义沉渣泛起的现实中,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方寸,固守“君子不陋”的道德传统,保持“宁静致远”的心态,让道德情操的花园馨香久远。以克己奉公的态度投身于教育工作,以无私奉献的姿态致力于教育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服务于学生,以挚爱的情怀对待学生,以诚信的行动感染学生,以友好善良的风度帮助学生,以文明高雅的举止谈吐影响学生。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师,不会因一己之私贻误工作,不会厌弃个性顽劣的学生,更不会满足当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庸人。古时有遗世而独立的清高之士,虽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但终究是孤芳自赏之叹,决不能成为当代教师的楷模。“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志士,“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仁人,才是我们的榜样。高尚的情操就是持之以恒、开拓进取的原动力,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教师的道德行为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对于学生来说,除了父母,老师是最为可亲可敬的人。教师的形象风度,举止谈吐,性格爱好,无一不在学生脑子里留下烙印。特别是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甚至细节,都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和蔼的态度,学生会敬而远之;没有耐心和细致,学生不会敞开他的心扉;没有关爱和诚心,学生就冷漠孤僻;没有帮助和指导,学生会一错再错;没有鼓励和激发,学生会停滞不前;没有激情和创新,学生就甘于平庸,不思进取。一个教师,要让自己所教的群体闪光,他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付出百倍努力。能够热情持久、诲人不倦地工作,教师的天职才会得以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的工作没有捷径,教师的成功只能在不懈的努力中逐步实现。教师务必忠于职守,脚踏实地,勤奋谨严,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境界。

师才是指教师的才智、才华、才识和才艺,主要表现在学养和学识两大方面。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其实质就是谈学养。学养是什么?学养就是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应以及由己及人的影响力。一个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程式,并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卓有成效地教会学生学习。一个不善于学习的教师,不可能教出善于学习的学生。学养的层次高于学识。学识是指一个人已掌握的知识层面和知识的多少。一个具备相当学养的教师,即使他学识水准不太高,但他能教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学生。反之,学识高而学养不足的教师,往往只抱怨学生无能,不能与学生融合,得不到学生的信任与配合,因此教育教学效果极差。要提高学养,必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科技,扩大视野,博览所需,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生活的小天地,局限在某一门所任学科上。举个例子,当前高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渗入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我们教师不学习信息技术,也教不了相关的信息知识,能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吗?具体来说,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了,而手机的功能很多,最基本的是通话,短信息,听音乐,上网查阅资料、购物、交易,还经常用作计算工具。这是以往教科书上没有的,教师怎么教学生呢?你不教,或者说教不了,学生能佩服你吗?

提高学养,还要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准。当然,现在的社会只看重学历,但学历绝不是一个人固定的学识水准。当教师固然要学历,更重要的是逐步积累经验,把平时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写教学总结,写教学反思,写教学论文,就是由积累到上升的过程。有不少教师,不愿动笔,把写作当成包袱,如果上级检查,随便抄点什么来应付。这样就永远也提高不了。如果一个教师一个学期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教学总结或教学论文,他的工作就是止步不前,就没有起色。现在,教育界提倡当学者型教师,这是高标准的要求。学者型教师也就是学养高深的教师。一个普通教师,当不了学者,也可以提高学养,做一个称职的教师。

师表是指教师的表率作用,师能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楷模,就是偶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举止言行直接影响学生成长。具有爱心的教师,学生敬仰他;谈吐风雅的教师,学生欢迎他;才艺卓越的教师,学生赞美他。而那些态度恶劣、才能平庸的教师,学生冷漠甚至反感,进而厌恶课堂,厌恶学校,你能说是学生的错误吗?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切忌给学生贴弱智标签。目前,由于教育法规的宣传学习,老师们不会体罚学生了,但是在教育教学之中,往往不自觉地存在一种精神歧视------给学生贴上弱智标签。例如:学生成绩不好,老师就会批评:“你怎么这么笨?”学生学习态度差点,老师会说:“你大概是个打工的了。”学生违纪了,老师指责他:“你将来肯定要出事,坏大事。”学生习惯散漫或懒惰,老师挖苦他:“你的父母从小就没有教育好,所以会成这个样子。”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受这样的指责和挖苦,他就象贴上弱智标签一样,别人看不起他,自己也会丧失自尊心。他的精神受到无形的伤害,就不求上进,甚至破罐子破摔。他对待老师也会心存不满,甚至从抵触到反叛。可以这样说,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会把一个个性独特的未成年人推向异常的境地,使他偏离本来属于他的正确成才道路。如果一个班主任不会采用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只会给学生贴上弱智标签,不仅不称职,而且会给社会造成灾难。

对于教师来说,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和恒心。素质的养成和深造,不是朝夕之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应该在提高自我修养与素质提高方面作个长期计划,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流程,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步一步付诸行动。一年两年三年,持之以恒,必有所成。古人讲究“修、齐、治、平”,意思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养性”放在“治国,平天下”之前,就体现了修养的意义和作用。这个“修身养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提高自身素质”。一个教师,从事教育事业长达三、四十年,所教的学生几乎与孔子相当,有“三千徒弟子”。如果没有相当的素质,贻误三千人,对于社会和民族来说,该是多大的损失!当然,我们是凡夫俗子,不是圣人,但是,我们只要用心努力,也能教出对社会有作用的人才。圣人也不是天生的,是有志者反复历练而成的。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起点是工人,也没有受什么高等教育,但他凭自己的悟性和毅力,成了一代宗师。黄冈教科院的李小七,是黄冈知名的教育专家,也是我们罗田县人,在罗田教了十几年书。他的起点也很底,完全是自学成才的。只要我们能具备他们那样的意志和毅力,坚持下去,也会成为当地当校的名师。

教书育人责任艰,为师须得效圣贤。

德高艺精勤授业,一代骄子出校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