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育人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赵占刚
当前,国家对教育空前关注,尤其是对农村,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方面,投资力度都明显加大,学生受教育幸福度剧增。虽然学生学习成绩蒸蒸日上,但是他们的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与社会要求有一定差距,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课间故意讲粗话、脏话,私涂乱画,随手乱丢垃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还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冲击,阻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纠正偏差,使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教师可在日常管理中发挥日记的育人效果,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抛弃不良习惯,与文明高尚结缘。
一、日记——育心智、启智慧
日记是心灵的产物,教师对待学生的心灵就应该像对待花瓣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小心呵护。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写日记绝非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我管写日记叫做‘道德长跑’。”教育学生坚持写日记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写日记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日记本身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它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诉说与交流,是自我成长的真实写照,是自我鼓励、自我批评、自我惩戒的有效手段。
2.写日记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恒心与毅力,使学生养成有始有终、锲而不舍的精神,并通过自我反思、自我鼓励、自我认识、自我鞭策,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的心灵爱美、求真、向善。
3.写日记还能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倾向,从而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在语言、情感、认识、心智、道德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日记——心灵交流的平台
日记就是对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进行记录,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学校的日记教育是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启迪学生心灵为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以顽强毅力坚持写日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日记教育就是要学生通过日记说出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个性。日记的形式不受拘束,可以是心灵日记,可以是生活日记,也可以是英文日记;不仅指学生个人的日记,也包括学生集体日记、合作日记等。日记多样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充满乐趣与信心地写下去,养成终身写日记的习惯,让日记成为人生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源泉。
三、日记飘香撒校园
1.营造写日记的浓郁氛围
在学生写日记之初,教师应该根据经验对学生加强指导,这是很有必要的。写日记应该没有统一的标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刚开始千万不可强迫学生写,一旦使他们讨厌甚至恐惧写日记,就得不偿失了。尤其对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量化积分的方法,这样可使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观察力、思考力获得增强。但学生仅仅关注自己狭小的生活空间,终有觉得厌烦而无话可写的时候,为了营造浓郁的写日记氛围,教师可有效利用“三人行”网络班级,鼓励学生写日记投稿;各班可成立图书角,人人奉献,人人受益;学校应开放图书馆,各班级可按需借阅,丰富日记内容;各班可开辟日记专栏,展示学生的日记,并及时更换,还可让优秀学生进行日记专题讲座,使双方受益。
2.拓宽日记的渠道
(1)人人准备精美日记本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们采用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与同学比较看谁写得好,讲述名人写日记的毅力及成就等。很很难想象,学生面对一个破破烂烂的日记本,会去认真对待,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日记,而精美的日记本会使学生从内心生出喜爱之情,爱屋及乌,学生会把对日记本喜爱的感情转移到写日记上。许多孩子因为美观漂亮的日记作业本而爱上了写日记。
(2)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专题讲座交流
让日记讲座进课堂,学生可根据需要而听;也可以进行专题谈话,学生提问题由教师解疑释惑;还可以进行日记欣赏,以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3)放下包袱,开动思想机器
小学生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颇多,但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善于观察或思想上有所顾忌,不敢或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在日记本上。针对这种情况,在引导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教师应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世界,满足他们的愿望,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安全的语言表达环境,让学生敢于在日记中写真人真事,吐露真情实感。
(4)鼓励写特色日记
多形式的日记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展示自己的个性。学生的日记形式不受拘束,可以写心灵日记,可以写生活日记,也可以写英文日记,还可以写集体日记、合作日记等。而插图日记图文并茂,饶有情趣;摘抄日记可使日记成为学生以后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采访日记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增进学生与他人的交流。
(5)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与激励
教师根据学生的日记内容写出不同的评语,并充分发挥评语的作用,可使学生既能在学习生活中反省自我,又能找准前进的方向。教师还可以如魏书生老师一样不写评语写心语,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又能起到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使学生不仅爱看,而且“百读不厌”。同时,学生在写作中积累了素材,增加了乐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做到了课堂内外的结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结合,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快乐成长。
3.日记教育,阅读深化
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和人生阅历的丰富,如果仅靠自己所见所闻,就过于狭窄了。因此,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适时向学生推荐名家名篇,使学生体会百味书香。尤其是四大名著,应该是首推书籍。《红楼梦》可使学生识人间之险恶,《西游记》可使学生领悟毅力与坚持,看《水浒传》叹社会之逼迫,看《三国演义》学智慧!
学完课本的内容,教师应让学生及时链接相关文章,拓宽视野。如学了《草船借箭》后,教师可及时推荐《三国演义》;学了《景阳冈》可推荐《水浒传》等,充盈作品内涵。
此外,学校应按计划开展读书评比活动,以讲故事、诵读、演讲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班级评比、校级评比,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并通过丰富的活动给学生带来自信心、成就感和归属感。
通过实践,日记教育就会显功效,促使学生爱上写作。如作品发表,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将会有显著改观,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学秩序步入了一个新台阶,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