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6)

(2022-04-15 17:29:03)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课堂突发事件

1)飞进教室的蝴蝶

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此时一只蝴蝶飞进教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如何机智扭转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堂秩序恢复正常?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6)

课堂上没有哪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大量的问题是两难性的,是进也难退也难左右为难的。

上述问题也是如此,假如我们认为这样就解决问题了,没有发现隐含的其他问题的话,那么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局限在“不诚实”的水平上了。

课上大量问题是“按下葫芦起来瓢的”,老师既要看到葫芦,也要看到瓢,尤其是要看到正在浮上来的“瓢”。

认识到“瓢”的存在,才有可能认识到要进一步解决“瓢”的问题;如果认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就谈不上问题的解决了,教师解决问题的水平就有可能永远局限在“葫芦”的水平上。

2)电源插头掉了

郑教授在书中所举的事例反映了教师的机智与能力的欠缺,致使耽误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难以有效完成。

3)坐在地上的女孩子

“坐在地上的女孩子”的教师,则从了解学生做起,找到了小女孩的顽迹所在,顺势引导,教育是成功的。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不难悟出:沉着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教师智慧的表现。

课堂教学环境

1)“靠边站”的讲桌

原因之一:讲桌靠边移后,教师站在学生面前少了一种依靠,大多数教师会感到不自在,要改变这种不习惯的状况,势必导致教师尽量缩短站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地讲授的时间,并且在学生中间寻找较为缓和、能平衡心态的位置。

这样一来,教师就会无意识地走到学生中间去了。

原因之二:讲桌靠边移后,教师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心理,在课堂上没有了批改作业的位置,不得不走到学生旁边批改作业,无意之中增加了个别辅导学生的时间。

这样,就为增进师生情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原因之三:讲桌靠边移后,似乎拆除了师生间交流的障碍物,师生间双边互动随意了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减轻了心理压力,有利于师生间的充分交流和合作,使课堂效益得到了提高。

2)“留白”的板书

板书是学习的工具,教学的手段,而不只是展示的平台,它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

如果板书的“杂乱”有助于学生学习活动深入的话,教师就应该将“杂乱”进行到底;如果“工整”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就应该将“工整”摆到次要的位置。

3)教室里丁当作响的椅子

无论是组织讨论,还是开展课堂其他非讲授活动,对于自己来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类似椅子产生的噪声之类,也应该进入到自身的视野当中来,要把如何避免噪声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课堂的讨论等活动,并不只是局限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这样简单。与讨论等相关联的一切环境因素、生态条件,都应该是教学组织与设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忽略了这些貌似不值一提的细节问题,教学活动的效果就有可能打折扣。

(来源:阡陌躬耕360图书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