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1)

(2022-04-15 17:13:11)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各不相同的意蕴。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1)

郑金洲教授,以一个专业研究者的眼光,借助于听课、评课的亲身经历,透视了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的身心表现,并将这些细节加以理论阐释和学理说明。

课堂教学特征

1)并非井然有序的课堂

在我看来,这一理论也适用于说明我们的某些课堂。当下课堂上已经出现了有益的“杂乱”,我们要允许这些“杂乱”的存在。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探讨什么样的杂乱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杂乱的类型、动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教师在“杂乱”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也许这样的研究,会使“杂乱”变得“清晰”,“无序”变得“透明”。

2)并非环环相扣的课堂

“环环相扣”的教学思维,一定程度上是线性思维的反应,是用单线演进的思维看待教学中各行为环节,认为各环节是一次呈现的,不会反复,也不需要反复;不会错乱,也不应错乱。

这样的思维有其合理性的成分,它使得教学过程如同机器生产各个工作环节一样,前后工序相连,每道工序各司其事,教学向预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行进。

但也有其不合理的成分,在教学的重心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情况下,上述教学进程可以“进退有据”,较为得当,而当教学重心下移,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的时候,单一的演进序列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3)并非行云流水的课堂

行云流水般的课堂其实是一种非常态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走得跌跌撞撞、步履蹒跚,时而雀跃,时而深思。

教师在课堂上并非得心应手,遇事应对自如,遇难逢凶化吉,而总是有本领的恐慌感,才是课堂的常态。

4)并非设计严密的课堂

这样的设计没有“留白”,没有“缝隙”,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课堂上学生的行为也变得循规蹈矩,在教师的引导下亦步亦趋。

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就需要宽视野、大设计。也就是,设计从教学目标与重点着眼,从教学总体着眼,对教学作出整体安排和统筹规划。

5)并非人人称道的课堂

对课堂设计思路、实际教学行为有看法上的歧异,可能恰恰体现了这堂课的价值所在。

没有了人人称道的课堂,不是一件坏事,反倒是课堂教学的进步,至少是课堂教学认识上的进步。

有缺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才是活生生的课堂,才是新课程指导下“转型”过程中的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