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的100个教子智慧(13)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智慧61 纠正孩子的挑食习惯
奇奇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有非常疼爱他也很懂得照顾他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为他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有米饭、青菜、鱼、肉,就盼望他快快长大,把身体养得棒棒的,既健康又强壮。 可是,不知是不是小男孩的生活过得太好的缘故,他对这些好吃的一点都不喜欢:嫌米饭太淡,嫌青菜难看,嫌鱼有刺,嫌肉太油……总之他都不愿意吃! 小男孩把这些饭菜全部都丢掉了。结果,小鸡吃了米饭,小兔吃了青菜,小猫把鱼吃得精光,小狗吃掉了所有的骨头和肉。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小男孩越来越瘦弱,个子越来越小,常常生病,总是有气无力的。他的爸爸妈妈非常着急。小鸡、小兔、小猫、小狗知道了,就一起来找小男孩。 小男孩见到它们吓了一大跳:小动物们一个个膘肥体壮、神气十足,个头儿简直比他还要大。 “你们怎么长得这么好?”小男孩难过地问,“你们看我……唉!” 小动物们一起说:“我们吃了你丢掉的米饭、青菜、鱼、肉,所以会长得这么好。如果当初你不挑食,你也会变得健康又强壮的呀!”
教子智慧 不挑食对孩子身体发育的好处,这里就不必多说,因为每一位家长差不多都能说出个1、2、3来,说不定还能拿出一大本集美味、营养、健康于一体的家庭食谱!不过这里还是要提醒您一句:虽然咱们家长已经绞尽脑汁研究健康食品了,可是街上的肥胖儿童还是越来越多,医学上对青少年由于营养不均衡导致疾病的报告也总是能叫我们胆战心惊。所以,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仍是我们对您的重要建议。 除了身体发育上的好处,拥有不挑食的好习惯还意味着您的孩子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因为不挑食意味着您j的孩子有“接受更多”的心胸,有不局限于某一种事物i和重视意义甚于自己感觉(不可否认,油炸食品确实很美味)的勇气。孩子能接受更多,就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就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上面。虽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但是我总觉得不挑食的人往往有广阔的心胸、远大的抱负、亲切的性格。或者说,具有这些特点的人,往往也是具有不挑食好习惯的人。 就让我们从帮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开始,使他们拥有更多选择、更多机会吧!
教子格言 养成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易,做父亲或做教师的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陈鹤琴
智慧62 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教子智慧 是的,没有明智的辨别能力,往往会自讨苦吃的,有些父母素质不高,对事物缺乏辨别的能力,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被“社会呼声”所迷惑,简直无所适从,有时必然偏离正确的航线。 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孩子的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好事情,说明人们已经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 但是,在这些呼声中,不免有些偏激的倾向,说重了这头,又忽略了另一头,而父母缺乏辨别能力,像大洋中丢失了指南针的航船,晕头转向,人家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办。其实,父母不要忘了自己对孩子最了解,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自己心中最有数。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说“减负”吧,孩子本来就不爱学习,功课没学好,照样玩去。父母也让他在“减负”的呼声中什么也不干,那孩子不是成了“白丁”了吗?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更重要的是你们是他的父母,要把他培养成人才。如果缺乏辨别能力,今天往东,明天向西,摇摇摆摆。孩子成长的时间不多,孩子一步错了百步歪,时间经得起摇摆吗? 所以,父母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孩子小,容易出错,一旦“天塌下来”还得由父母顶着,所以父母要有明确的认识,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心中要有数。当然也不可固执己见。
教子格言 无论是从父母本身的幸福看,或是从对子女和后代的性格和生活的影响看,我们都必须承认懂得对儿童进行体育、智育、德育的正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这应该是每个男女所受教育中的最后课题。如果说能够生儿育女是身体上成熟的标志的话,那能够教养这些子女就是身体上成熟的标志。 ——斯宾塞
智慧63 教给孩子应变的能力
在夏日枯旱的非洲大陆上,一群饥饿渴乏的鳄鱼陷落在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较强壮的鳄鱼已经开始弱肉强食同类了,眼看物竞天择、强者生存的现象就要上演。 这时,一只瘦弱勇敢的小鳄鱼却起身离开了快要干涸的水塘,迈向未知的大地。干旱持续着,池塘中的水愈来愈混浊、稀少,最强壮的鳄鱼已经吃掉了不少的同类。剩下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却不见有鳄鱼离开。也许栖身在混水中,等待迟早被吃掉的命运,总比离开,走向完全不知水源在何处要安全些:池塘终于完全干涸了,惟一剩下的大鳄鱼也耐不住饥渴而死去。它到死还守在它残暴的王国里。 可是,那只勇敢离开的小鳄鱼呢?在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竞然没死在半途上。它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另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教子智慧 人在交往中既需要诚实,还需要机变。诚实得人心,机变应付复杂局面。有的父母忽视了后者,如果你的孩子不会机变,他处在社会上也不容易走顺。所以,孩子从小还要学灵活多变。 随机应变是社交场合上最需要的,它是一个人聪明的表露,但并不要巧言令色。有的父母把随机应变看成是一种小聪明,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一个人如果能够随机应变,他便可以在不同场合中想出与人交往的方法,或幽默,或诙谐,或缄口,或大笑,或包容,或反击……总之,在不同的场合遇到不同角色的人,会学会应付。可以战败对手,有时使自己摆脱难堪,有时使生意成交,有时见好便收…… 当然,机变不是卖弄,也应该随机。卖弄便是耍小聪明了,不是随机,也容易自讨没趣。勇于竞争做强者的人未必一定赢得最后的球赛,反而是能够自我调整、随机应变、开创新生活的人更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
教子格言 要把智慧作为你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备品,因为它比任何其他财产都靠得住。 ——第欧根尼
智慧64 恰如其分地教育
一只乳燕看到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正在忙忙碌碌地搬运食物。就飞过来问:“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贮藏食物准备过冬啊!”蚂蚁回答。 “你们真聪明,”乳燕敬佩地说,“我也要这样做。” 她立即动手把一些死蜘蛛、死苍蝇往自己巢里衔。 母亲忍不住问:“你弄这些东西做什么?” 乳燕回答说:“准备过冬呀!亲爱的妈妈,你也来搜集吧!是蚂蚁把这种方法教给我的。” “噢,把这种小聪明让给那些蚂蚁吧,”老燕子说,“适合于它们做的并不适合于优秀的燕子。仁慈的大自然给我们做了更好的安排。如果食物丰盛的夏天结束了,我们就从这里飞走。在旅行中我们慢慢地休养生息,随后迎接我们的是温暖的沼泽,在那里我们一点儿也不缺乏必需的食物,直到一个新的春天到来。”不要为不适合的事情做无益的努力。
教子智慧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西瓜、桃子等,据说为了早上市,卖个好价钱,不少是使用了“生长激素”进行催熟的,好看但是并不好吃。有些父母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材,也采用了“催熟”的办法,专家们认为这样对自己的孩子成长并没有好处。 我们不难发现,儿童并不能左右自己,这些大都是父母所为。父母应该清楚,人为地造就神童,和苹果的催熟没有什么两样。 当然,父母要有计划地培养孩子,并不是说任其在玩中成长,父母就什么也不管了,这也是不正确的。 人生虽短也有一段路程,儿童时期表现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定型的,所以,父母如果关心孩子的成长,最好进行科学地教育。就像燕子和蚂蚁,他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所以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孩子也是这样,采用“催熟”法,只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子格言 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 ——赞科夫
智慧65 “捧”着孩子不好
有一只健硕的青蛙,不小心掉进一个煮沸的开水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说时迟那时快,用尽全力,跃出那势必让它葬身的水锅,安然逃生。 后来这只青蛙不小心又掉到了锅里,但锅里是冷水,青蛙自在地在水中游来游去。谁知道这家人正在用炭火加热,青蛙不知就里,优哉游哉地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 慢慢地,锅中的水越来越热,青蛙觉着不妙了。但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发软,呆呆地躺在水里,坐以待毙,直至被煮死在锅里。
教子智慧 骤然而临的巨大危险都能躲过,但渐渐侵蚀的危险却让人难以警觉,直至深陷其中无力自拔。 现在,有些家庭的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围绕的中心,父母捧,爷爷奶奶捧,外公外婆捧,真成了众星捧月。 这样久而久之,就像那只在温水里享受的青蛙,孩子吃散了骨架,得不到全面营养,有的便患了肥胖症;懒坏了身子,孩子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什么事情也不想干;惯坏了性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谁也拿他没办法;失去了各种锻炼机会,蠢笨了大脑,智力自然得不到发展;歪曲了自我,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太上皇”自居…… 由此可见,过度地“捧”孩子一点好处也没有。 专家们认为,让孩子以平常人的心态在家庭中生活,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智力开发以及将来的适应社会、人际交往、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等都有好处。道理很简单,在温室里生活的小苗,移到田里不可能茁壮成长。 因此,为了你的宝宝健康发展,千万不要过度娇惯孩子。
教子格言 教育并不是在玻璃房里培养的奇花异草。如果它的根不扎在土壤里,它不能与自然环境建立和谐关系,那么它对人类来说,没有什么多大的价值。 ——克里希那·克里巴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