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必知的100个教子智慧(12)

(2022-03-27 17:40:04)
标签:

家庭

教育

孩子

分类: 家庭教育

智慧56 不要“拔苗助长”

有一个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捡起来带回家,想亲眼看一看蛹是怎样变为蝴蝶的。 过了几天,蛹身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卡住了,一直也不出来。 小男孩看着于心不忍,想助蝴蝶一臂之力,于是他拿起剪刀把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过了十多天,这只蝴蝶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

父母必知的100个教子智慧(12)

教子智慧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必须在蛹中痛苦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丰满,才会破蛹而出。 人何尝不是如此?磨炼、挣扎,这都是成长必经的路程。急于成功,犹如拔苗助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谁省略到达顶峰的过程,既到不了顶峰,也品尝不到过程中攀登的乐趣。 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你打断过他吗?比如,当他叠不好纸飞机时,他是指导他呢,还是干脆拿过来自己叠?当他穿不上新买的鞋时,你是让他多试试,还是帮他穿上?当他做不出数学难题时,你怎么办呢?替他做出来吗?生活中,孩子有太多需要家长帮忙的事,这时候的家长要启发孩子自己做,而不是替孩子包办。让你的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你就得多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不要处处以帮助的形式来干涉孩子,以保护的形式来约束孩子,给孩子一个独立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关在笼子里的鸟关久了,翅膀会退化,很难希望它有一日能展翅高飞,宽松的环境,才能自然的发展。 以下是给父母的建议: (1)孩子干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他,派他去干另一件事,要让他把事情做完,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2)帮孩子制定计划或分派任务,要量力而行,定下的计划、派下的任务一定要让孩子独自完成,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基本工作还得由孩子自己去做。 (3)多鼓励孩子,不能因孩子办不好事情、完成不了任务而责备埋怨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因此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 (4)平时要让孩子多做些家务,养成生活自理的好习惯,不能娇惯孩子,事事包办。

教子格言 我们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拔苗助长,反而促使其夭折。 ——陶行知

智慧57 不要过分表现家长作风

有匹马烈的要命,别说骑它,想靠近都不容易。如果谁敢贸然向它走去,不是咬就是踢,叫人不寒而栗。有一天,烈马跌入泥潭中,把几个牧民乐得差点岔了气,“淹死才好呢!”他们幸灾乐祸。 这时,有个牧马人走上前去,把烈马从泥潭中救了出来,然后拴在马桩上。烈日下,烈马皮毛上的泥浆渐渐晒干,越干越难受,奇瘁难忍。牧马人就用扫帚给烈马扫,用马梳给烈马梳刷。这时,烈马感到十分舒适,于是,对牧马人服服帖帖。牧马人乘机给烈马备上鞍子,一跃上马,在草原上风驰电掣般奔腾起来,如此这般多次,烈马就成为草原上最驯服、最出色的坐骑了。

教子智慧 棘手的事情往往要用最合理的规则方法才能得到解决,尊重子女的个性与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原则和目标。因此,父母要儿女成才,须充分尊重儿女的个性,因势利导,让儿女自己去选择自己的未来,父母万不可越俎代疱。 尊重孩子的个性,父母就必须改掉利用权威而过分表现家长作风。管教孩子绝不是一味使用权威。每个孩子都有其个性,如果孩子在生活上或学业上有自己的主张时,父母先要表示尊重孩子的判断与选择,然后再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可用自己的权威来压制孩子,如此不仅不能改变孩子的想法、做法,反而使孩子变得拒绝告诉你任何事情,堵塞了相互之间沟通的渠道。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兴趣、天赋及特有的身心发展状况引导孩子,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如此可能会造成错觉和迷失,使孩子失去可贵的自我肯定态度。尊重孩子并非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而是依照孩子的需要和条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教导。尊重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安全感,有助于他人格的健康发展。

教子格言 尊重是一道栅栏,既保护着父母,也保护着子女,使父母不用忧愁,使子女不用悔恨。 ——巴尔扎克

智慧58 做孩子竞争向上的榜样

当高傲的鹰王年老的时候,选择了最高的山峰作为住所,在那里独居了许多年。一天,他感到死期临近,就把他的所有孩子叫到身边,对他们说:“我马上就要离开你们了,,’鹰王宣布,“但是,我绝不死在巢里,我要飞上苍穹,飞到双翅能够让太阳的光焰焚烧我的羽毛。然后神速地冲下,跃进大海。在大海中,我会神奇地复活和恢复青春。这就是鹰的天性,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鹰王讲完之后,威严庄重地先围绕孩子们居住的高峰飞了一圈,向他们告别之后,毅然向高空飞去,以便在太阳的怀抱里焚化他那一双疲倦的翅膀。

教子智慧 可以想像,当鹰王焚化在太阳的怀抱的那一刻,小鹰们一定感觉到无比的悲壮,长大后他们也一定会像鹰王那样维护鹰的尊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生何不如此,你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少父母在培养孩子时,忽视了孩子人生中的一种重要能力的培养,那就是竞争能力。孩子从小缺乏竞争能力,长大成人,到社会上,也不会是强者。 竞争能力对于一个民族或者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很难想像,一个没有竞争能力的民族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如果缺乏竞争能力,也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 当今世界,无论是国与国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实际上,也只有在竞争中,国家才能发展,人类才会进步,事业才能发达,个人才能成功。 那么,在培养孩子竞争方面,父母的误区在哪里呢?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有些父母对子女百依百顺,甚至可以说要什么满足什么,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因而使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习惯。形成了对父母的依赖思想,从而导致孩子竞争意识丧失殆尽。 岂不知,孩子长大以后,要有敢于竞争、敢于冒些风险的能力和精神,才能在社会上自立门户,独当一面。 所以,父母不要从小处处依顺孩子,让他们吃一点苦,受点磨炼,去承受一定的挫折。培养孩子具有战胜他人的心理和良好的时间观念。因为竞争就必须有较强的时间观念,不是整天睡大觉就可以竞争的。

教子格言 如果我们热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为有用的人干出一番事业来,就要敢于把玻璃罩除去,让他们经受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磨炼,在同、挫折、逆境的搏斗中学会生活和工作的本领。 ——胡思升

智慧59 不要给孩子加压

后羿是中国夏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射箭可称得上百发百中,举世无双,天下所有射手的箭法没有一个能超过他。 一天,夏王叫后羿对准一块大小一平方尺,红心直径只有一寸的靶子射箭。并告诉他:“你射中了,我赏赐你黄金万两;你射不中,我剥夺你的封地。” 后羿听了这一巨额的赌注,心里很紧张,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呼吸也很急促。 他搭上箭,拉开弓,对准靶子射去。第一箭,没有中;再射第二箭,又没有中。 夏王问旁边的臣子:“后羿平日射箭,百发百中,今日为什么射不中了?” 臣子回答说:“因为您规定的厚赏重罚的条件,使他的心理紧张,情绪不安,不能心平气和地瞄准,所以他就射不中了。”

教子智慧 有人说,“油井不压不出油,人不加压成绩差”。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是没有加压,实际情况并不如此,有时越加压,孩子的成绩越差。看看连平日百发百中的后羿,在厚奖重罚的条件下都不能心平气和地射中靶心,更何况常人呢?因此,把差生挤出“油”来的做法常常适得其反。 应该承认,由于孩子的天赋与生活环境以及后天教育的不同,有些孩子学习好些,有的学习差一些。每当考试成绩出来,教师把考试成绩排名表一公布,总是那么几个人占据着成绩表的上首,而成绩表后面是一大片中游和学习较差的学生。 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和家长经常通气,共同把孩子教育好也无可厚非。但是,有些做法无疑会给一些家长增加压力。 教师对家长加压,父母便不加分析地给孩子加压。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越是加压,越不出成绩,甚至孩子根本就不理你。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智力太差,他有追上其他学生的能力,父母最好是鼓励孩子成就需要,每当孩子有所进步就要鼓励:“你这次考试很有进步,我相信你再努力一把会更好些。” 这样,孩子才有一种胜任感,容易产生成就需要的动力。 不去设法鼓励孩子的成就需要,而是给孩子加压,孩子有可能放弃对成就的渴望,浑浑噩噩地生活。专家们认为,帮助孩子认识自我,体验成功,是家长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教子格言 施用任何强力的后果,我们反而只能使人厌恶学问,不能使人爱好学问。 ——夸美纽斯

智慧60 给孩子吃点苦

有一匹可敬的老马,带着他惟一的儿子在一片丰美的草地上生活。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的生活放在眼里,一天,养得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他父亲说:“近来我的身体不舒服。是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三叶草没有香味;水中带泥沙;空气刺激我的肺。一句话,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 老马为了让孩子受点苦就带儿子出发,去寻找新家。 经过两天的跋涉,小马几乎饿得前腿拖不动后腿了。 老马又把他带回到原来的草地。小马才知道以前的哇活是多么的美好。

教子智慧 时下许多父母对待孩子,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再穷不能穷孩子。这话乍一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宁可大人吃点苦,也要让自己的孩子穿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这有什么不对的吗?其实,这要量力而行,有时即使有了条件,也不要让孩子在“福窝”里生长,因为这对孩子将来做人并没有好处。 有这样认识的父母,大多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在穷困中“爬”出来,深知受穷的滋味,因而无论如何不让孩子再重复自己。还有一种原因,现在贫富不均,富家的孩子穿得好,吃得好,手里握着的零花钱也多。自己虽然没有那个能力,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孩子拉大差距,甚至自己不舍得穿件新衣服,也要每天给孩子零用钱,和富家的孩子一样。 父母的这种认识并不正确。孩子小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吃点苦,自己不就是吃苦长大的吗?不是也过来了么?从一定意义上说,吃点苦还能磨炼孩子的意志,让孩子懂得在不富裕的情况下紧缩开支。 不过有一点我们要指出,可能正是由于父母从小受苦,没有得到书念,或者书念的不多,到如今文化品位、思想认识都不高,造成了对孩子教育的失误。 其实,即使父母有钱也不能满足孩子的花钱欲望。因为这样做会把孩子惯坏,孩子将来会不知道生活中还有艰苦,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会不战而退。特别是一旦孩子在钱的问题上出现了道德缺憾,父母后悔都来不及。 如果父母满足孩子的花钱欲望,会养成他不知节俭的不良习惯。如果孩子成为浪荡公子,却没有能力挣钱,想花钱也没有钱花了。父母倒不如教育孩子知道节俭,培养他自食其力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教子格言 对孩子的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这样一种意识:给幼儿胜过金钱的好东西。 ——井深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