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5,321
  • 关注人气: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语文课上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1-11-05 12:40:51)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语文

分类: 教学研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语文课上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新课标”改革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

    如在讲授《伤仲永》时,问学生:“仲永何许人也,需伟大文学家王安石来为他感到惋惜?”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寻找名字来源,然后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营造兴趣氛围,会诱发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才是硬道理。

    .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

    .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求异思维,启发想象,开拓创新思维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性思维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而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