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城》教学主题词:爱、美、感伤

(2021-10-08 13:38:20)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龚志华

《边城》笔者教学过多次。这次因为教学内容变了,所以笔者选取主题词教学法。

《边城》教学主题词:爱、美、感伤

教学从学生的阅读初感觉切入:

《边城》写了的故事?要求在横线上填一个或多个词,并简述理由。

学生们填的形容词很多,诸如“优美”“纯朴”“爱情”“凄美”等。

笔者从中选出三个词,这就是“爱”“美”“感伤”。然后围绕这三个主题词“读”“思”“品”“扩”。

首先是“爱”。有哪些“爱”呢?

1、祖孙之爱

读:节选有关内容

思:祖孙之爱表现在哪些地方?

1)祖父找人“作了替手”后送翠翠进城看划船;

2)翠翠原谅醉酒没进城接她回家的祖父;

3)替翠翠的婚事操心。

品:

“爷爷,你以为大鱼会吃掉我?是别人家说我,我告给你的!你那天只是恨不得让城中的那个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你这种人,好记性!”

“我人老了,记性也坏透了。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去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

“人老了才应当守船。”

“人老了应当歇憩!”

“你爷爷还可以打老虎,人不老!”祖父说着,于是,把手膀子弯曲起来,努力使筋肉在局束中显得又有力又年青,并且说:“翠翠,你不信,你咬。”

感悟:祖孙互爱。孙女疼祖父,依恋祖父,打算接过守船担子,让祖父好生休息;而祖父则强调自己能行,疼着、护着孙女。

扩:翠翠的祖父是一个坚忍浑厚的人。面对女儿的不贞他“却不加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待到女儿喝冷水死去后,他就带着翠翠这个遗孤,本本分分地守着渡船。他能给翠翠的并不多,除了爱,只有平淡的生活。随着年纪的增长,他逐渐为孩子的婚事操心,希望她有个好的归宿。于是他张罗着,鼓励天保兄弟走车路和马路。当他听说团总以碾坊作为嫁妆想把女儿嫁给傩送时,他的心中产生了自卑。他是个老实的人,面对天保的死,顺顺的冷漠及别人的误传,最终带着对孙女的牵挂在雷雨交加的夜晚而死。他用这种微薄的力量表达着对翠翠的怜惜,连最终的离去也是带着对她的担忧和不舍。这种爱是中国农村人生活的缩影,也是美化后的长辈形象,从而使湘西的民风更显得淳朴。

2、情人之爱——翠翠与傩送间的纯洁之爱

读:节选有关内容

思:表现在哪些地方?

1、让家里伙计打火把送翠翠回家。

端午那天当翠翠没有等到爷爷时,傩送并不认识翠翠,却派家里的人送翠翠回家,翠翠也没有怀疑什么就被安全送到了家。

没有欺骗,也没有防备。

2、把翠翠喊狗话当作“另一种好意”,放肆地笑。

3、翠翠由误解骂人到心中喜欢上了傩送。

品:

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的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

“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

“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所气!”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

感悟:翠翠看上了傩送,并不喜欢天保。她的爱是含蓄的,纯洁的。

扩:

1、十五岁的纯美少女翠翠纯真聪慧、像一只小鹿那样活泼健美。恬静、温柔、纯净、灵动、忠贞,如水滴般明澈清透,又充满青春活力,从外表到内心都姣好无比。她对爱情的追寻却总是在梦境状态,如同期待那每夜都会入梦而来的傩送的歌声。

傩送出走他乡,爷爷在风雨之夜死去,她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2、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

3、邻里之爱

读:节选有关内容

思:表现在哪些地方?

1、戍军长官与民同乐。

2、龙头老大顺顺以助人为乐。

3、翠翠祖孙二人免费为人摆渡。

4、被摆渡者表示感激。

品:1、龙头老大顺顺: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2、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

3、这撑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

那人跳上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

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的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闭上一只眼睛,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篁城!”

感悟:人与人之间不分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

扩:爷爷和翠翠相依为命,邻里是给予照顾的,端午时节老船夫一到河街就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和其他东西,表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船夫的敬意;卖肉的会选择一块最好的分量多点的给老船夫,由于老船夫十分耿直,只好收他的钱,却从不数,一手就把钱向长竹筒丢去了,对船夫的信任是可想而知的。

老船夫死后,顺顺、马总兵皆挺身而出,帮助料理爷爷的丧事,让一个小女孩在失去亲人后仍感到世间的一丝温存的爱。

兄弟之爱

天保得知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

其次是“美”。

1、人性美

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之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淳朴的友情……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亳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

读、思、品:

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举一例。

如二老傩送热心助人,即使被翠误会,也托人送翠翠回家。

扩:待人以诚,乐于助人,受人之惠必以物回赠,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就连吊脚楼的妓女,也有着如村民般淳厚朴实的性格等等。

2、风俗美

读、思、品:

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中秋节看月对歌;过年:舞龙耍狮子,放炮仗烟火。

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感悟:边城祥和安定,人民和睦安乐。

3、风景美:

读、思、品

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

4、语言美

自然流畅,明白如话。写景优美舒展,写人亲切真挚,叙事更是如歌如诵,和如诗如画的景物配合的非常和谐。

最后是“伤感”。

读、思、品

读完边城,你会发现边城中的人都很善良,纯真,可结局都很悲惨,让人伤感。先举例说说,再想想:这是为什么?

1)孤独的翠翠

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有着无比深沉的孤独。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她感到“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觉得“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当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时,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用不切实际的话来哄她。天保和傩送为了她唱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的实现,现实好像和她毫不相干。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前因后果,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

2)死不放心的祖父

祖父因为女儿和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翠翠痛哭让他觉得莫名其妙,他给孙女讲母亲的故事,更让孙女感触不已。对于天保兄弟的选择,他却没有直接告诉翠翠,反而让孙女“心中不免有点乱”。他既爱孙女,又害怕她再走母亲的老路,却不能直接说出来。以后因天保的死造成孙女的悲剧,他又无能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诉说,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说他是在孤独中死去的。

3)伤心出走的天保兄弟

天保喜欢翠翠,托人作媒却被糊里糊涂地拒绝回来。他不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傩送也喜欢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矛盾中。最后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希望,只能孤独地离开伤心之地。最后死于意外,也许正是他孤独的归宿。

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着爱情,和哥哥“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飘泊到什么地方。

有人认为《边城》表现的悲剧,与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的孤寂有关。为何孤寂呢?因为不善表达,不善争取。

全文总结:

尽管读《边城》,我们会为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伤感,但更多地是为他们身上的美德所感动。外公对孙女的爱怜,翠翠对傩送的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兄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都代表了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而边城的人们没有等级功利之争,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这人情心灵的明净足以洗涤我们的灵魂。在沈从文笔下,除了自然的明净,更为重要的就是人情心灵的明净。他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隐含了对现实生活古老美德和价值观失落的痛心,包含着重建民族品德和人格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