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主阵地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郑碗英
课堂四十五分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最主要的时间,因此,怎样把握好课堂四十五分钟,让它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率,是老师需要解决的大事。怎样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呢?我认为:
1、先向学生出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使他们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本节课的学习,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能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2、交代自学内容,指导学生自学。自学前,老师介绍本堂课的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规定自学时间,明确自学后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自学时间到后老师将如何检测等。因为学生明白了该自学什么,怎样自学,用多长时间自学,自学后要达到什么要求,从而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自学时,老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每堂课的自学方法是不同的。如:在阅读文的教学中,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自学的。
让学生带着几个简单问题快速浏滥文章,找到答案,不必细读文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细读文章,给出一些有关文章的细节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讨论完成。
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在原文中找不到答案的问题,迫使学生通过与他人讨论、合作学习来寻找答案,已达到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目的。
对于文章中出现的新的知识点,先让学生对照老师发下来的资料在课文中找到知识点,进行自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课堂上巧妙设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自主与合作习惯的形成。
4、及时检查课堂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老师可以自编一些针对性强的练习题,当学生自学完后进行检测,并及时给予反馈,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的欲望就会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