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021-08-25 13:46:56)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教学改革第一线的教师,有幸我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使我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深入熟悉了新教材的精髓,适应了新课堂对课堂教学严峻的挑战。在培训结束的教学中,我把学习的新观念、新思路充分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博采现代教学模式之长,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动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创设问题,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能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随意提一个数,无论学生提的数有多少,教师都能很快地、准确地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感到神奇与惊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再如,关于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教学,当学生初步认识之后,我让学生摆弄学具,量量比比,要求找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们找到:(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两组对边长度相等;(3)两组对角相等。随后,我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结语。课本是这样说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但是有的学生认为课本上写得太简单,有的特征还没有写出来。通过操作演示和讨论,学生发现,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对边长度必然相等,对角也必定相等。他们终于说:“课本中的结语不是太简单,而是精炼、概括,是体现了数学美。”于是,我肯定了他们的想法,表扬他们独立思考。其实培养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就要信任学生,不要怕学生讲错。学生能想就好,通过错误和正确的讨论,能使学生悟出道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就逐步养成。

2.以情乐学,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氛围。

首先,在教学中,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逢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自主的动力,才能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真正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环境。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和蔼可亲、自然幽默。如:“谁来做一回小老师”,“谁来帮忙做”等,第三,教师应根据学生喜欢表扬等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动”,这就是师生之间借以优化教学进程的一种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

3.培养兴趣,提供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兴趣可以使学生持之以恒的领悟和在对知识的顿悟,教师在数学情趣中扮演的是引路人,引发学生思维、探求的内在动机, 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讲解,自主小结,自主评价。

4、面向全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我注意让每个学生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都有施展自己学习才能的机会,但是每个学生在兴趣、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其特性和差异性,教学时要承认差异,又要让每个学生得到提高,因此我又注意“因人而异”,对一些潜能生更要予以关心、爱护,课堂教学中,除了作业时对他们多做个别辅导外,在提问讨论中,对他们也采用“先讲后补再查”和“师讲优生演后进生学”,尽量让他们也能积极思维并且也能发言。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经过引导,有的学生能概括出“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但后进生还只在模仿水平,不能概括,我就让他们先照着说,但我十分注意自己的语气,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我说:“这很重要,谁再来说一次,让全班学生加深印象。”请到的潜能生就非常乐意,努力认真地把数量关系说好,及时充分信任、肯定他们,使他们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增加了自信心,他们的智力潜能也得到充分发展。

5.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质量。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不懂方法,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能成为空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阅读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迁移的方法、解题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等指导,把学习得方法传给学生,让他们结合个人能力巧妙运用,真正体现“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

二、给于动手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如学习“厘米、米”的认识,低年级学生对长度单位缺乏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卷尺、米尺、格尺、直尺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量一量课桌边的长度、铅笔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和宽等,通过动手操作,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使学生对厘米、米有了感性认识。在课堂上,不折不扣地让学生去摆一摆、折一折、分一分、称一称、量一量、摸一摸、数一数、涂一涂、拼一拼,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创设多样训练,让学生善于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逐步内化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同时也才能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为激励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练习题设计上要讲求实效,讲求梯度,讲求形式,基本练习题的设计,即是对课堂新知识的巩固,也能使每个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我能行”的喜悦。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积极参与学习,探索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满足了一些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强调素质化评价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等需靠正确的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的教学评价去引导,去激励和调控。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要更注重开展自主评价。采用教师对学生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的自评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发挥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互评和自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使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应采取多种方式,既应包括对学生书面作业情况的评价,也应包括通过观察、提问、交谈等方式对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称为课堂的主人,把“要我学,教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