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教师去哪儿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李殿平
新课改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化,最突出的方面是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化,成为广大教师探索新的教学路子的实践内容。
既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又不能对课堂放任自流,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变化,要求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过程,全面以学生为主——这其实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是消极地对待变化,就会出现课堂混乱的局面:教师讲的东西学生不愿意听或听不懂,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就只好随着学生的意愿,学生想听什么就讲什么,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课堂没有了秩序,教学效果就更难达到了。如果50个学生有50种想法,你又如何应付?
以学生为主,并不是说教师就不重要了,以前我们曾坚持的“双主方针”不能完全放弃。新的理念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在幕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在台上实现。课改是要由教师来推动和实施的,教师能不能在课改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要看教师能否做到这样两点:一是宏观掌握课堂的内容和进程,二是恰当地应对课堂的“意外事件”。作为组织者,教师还要对课堂内容和进程进行设计,这体现在“导学案”中;教师参与课堂活动,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教师是在和学生一同研讨知识;作为引导者,则要求教师必须有效地掌控课堂,引导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探索学习。虽然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必要的讲解和点拨也是要有的。有的教师离开了“以教为主”,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完全放任学生,那就失去了教师的位置。
要既能体现教师的作用,又不违背以学生为主的要求,教师就需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要实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就必须在课前做到“心中有数”。而课前的以研究教材为主,要转为以研究学生为主。教师不能很透彻地研究好学生,就很难实现在课堂上的学生自主学习。课改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要在课改中做到游刃有余,单靠在师范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第一中)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