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合作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初步构想

(2021-07-16 13:50:14)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胡敏林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倾向于采用被动的、接受的和封闭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滋长了学生学习的惰性,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丧失了学生的创造力,扭曲了学习的价值,使学生沦为应试的机器。“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动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世纪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为此,笔者提出建立“自主—合作”型阅读教学模式的构想,并开展了大量尝试性实验,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拟对该模式的名称界定、理论依据、预期目标、操作程序等方面加以阐释,就教于同仁方家,以此促进这项研究扎实、深入的开展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自主—合作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初步构想

一、名称界定

“自主—合作”型阅读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关照下,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综合的学习方式为宗旨,以创设一定的阅读教学情境为前提,以学生个体自主探究为基础和归宿,以生生、师生多向交流合作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旨在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认识之上。” “自主—合作”型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在如下先进教育思想、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

1、主体教育思想。 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是有着自己特定的学习与发展方式的自己成长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方式,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学习是知识意义的建构。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必须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才能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是在师生相互作用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完成的。教学活动是教师通过创设外部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3、交互主体性认识论。 人是交互主体性的,互为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为学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视界。在各自的视界中进行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实现“视界融合”。因此,教学活动是以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为基础,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

4、“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纲要》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主义”教育的转型。

三、预期目标

为了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人才,本模式冲破重教轻学、忽视人本等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立足于改变课堂阅读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将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课堂环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2、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学生角色从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科学的探索者、知识的组织者;

4、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封闭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5、信息传递从单向线性交流转变为多向立体交流;

6、训练方式从以单项性的机械练习为主转变为以综合性的整体训练为主;

7、评价方式从单一的结果性评价转变为多元的过程性评价。

四、操作程序

“自主—合作”型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可用以下图式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本模式的操作程序是以完成单位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为基础的,不局限于一节课。在具体的一节课中,模式的环节可以有所变化,可包括四个环节,也可以是其中的几个环节;可以是几个环节依次出现,也可以是几个环节反复出现;各环节在课中的地位、延续时间乃至环节顺序也可依据学生、教材、课型的特点稍作改动,但模式反映的各环节的基本关系不变。

下面谈谈本模式各环节的操作要领:

1、激趣明标——重要的起始阶段。上课开始,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一定的学习情趣(或采用实物演示,或借助媒体播放视听材料等等),呈现与本课教学重点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观察、联想、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教师立即抓住契机,创设问题情境,指明学习目标及探索的方向。

2、自主阅读——举足轻重的主体阶段。当学生在第一阶段对本课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明确了具体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应教给学生自读方法,同时给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自读要求或布置不同层次的自读作业。然后,引导各层次学生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按照教师提出的自读要求反复自读课文,边读边努力思考完成自读作业。此时教师应在课堂巡视,对自主阅读有困难的学生随时进行个别辅导,为他们提供达标的辅助台阶。最后,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检查不同层次学生的自读效果,同时及时收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本阶段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并加以归类整理,为下一步研讨作准备。

3、合作探究——关键的高潮阶段。在进入此阶段时,教师需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精选出本节课应该解决的问题,或者围绕课文重难点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的基本形式是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甚至展开群体争论。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获得参与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特长,培养特长,让每株希望之苗都茁壮成长,让每片瑰丽的花瓣都散发芳香。为了使讨论卓有实效,讨论前教师要明确提出讨论要求;讨论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启发引导,既要让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又要使学生围绕中心,抓住要点,切合实际进行讨论;讨论后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学生迫切需要鉴别自己探索问题结果的心理,通过精要的讲述,帮助学生剖析错漏,归纳、推导出正确结论,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知识。

4、反馈评价——不可或缺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有两个环节,第一个是反馈回顾: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语言文字的规律,并主动充实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若学生总结有困难,教师要启发学生整理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打好基础。第二个是练习评价:本阶段的练习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形成多种技能、技巧、良好行为习惯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为目的的综合练习,特别讲究活练精练。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把典型练习、变式练习和创造性练习密切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学生将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学习习惯、态度、方法等实现正迁移,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般地讲,练习要以课文后面的练习为主,并争取课内完成大部分习题,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