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教学,因情生美

(2021-07-16 13:22:38)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刘景珍

语文教学是“从语言文字入手,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同时,探究这样的内容是用什么语言文字整合的。”;阅读教学的立足点在于“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个性化体验。师生共同建立精神上的联系,”;“语文阅读有一种涵养化育功能,智力与非智力活动同时参与,对语言文字的推敲,有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重要。”……这些对于语文教学的定位,都告诉我们,语文是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的教学过程。一定要感性的贴近课文,语文教学不能忽视了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因情生美

正如专家老师说的“好文章不是组装机器,名画不是由许多线条色彩机械组成的,它们是有生命的。”阅读是生命的交流。披文以入情,我们曾经是怎样带着欣喜跟着朱自清先生去领略春光;到鲁迅先生的百草园里寻找童趣;怀着深沉的爱和胡适一起怀念母亲;带着好奇到沈从文的故乡去看歌会……记得有位老师说,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课文,从此,我们才结识了那个饱经沧桑以至于灵魂麻木了的闰土;彻底认识了爱财如命,置亲情于不顾的菲利浦夫妇;孔已己爬着远去,身后是人们无限的叹息;范进中了举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比孔已己好不到哪里去……每当冬天飘雪的日子,我们自然地就会想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心胸顿然辽阔无比,涨满了豪情诗意;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那是发现生命萌动的惊喜;夏天“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原野,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民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紧张忙碌的充实让我们快乐无比,秋天“草野在蟋蟀声中更辽阔了,溪水因干涸见石更清冽了。”辽远的清爽与开阔,留给我们寂静的沉思……根植在情感美的语文课上的,生长在丰富多彩现实世界里啊!我们的课堂应当是饱含着感情的,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来进行着生命的交流,进行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涵养化育,语文课,是有血有肉的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专家老师着重指出了文学作品的阅读关键词“体验、领悟、品味”,是“三颗心一起跳动。”带领学生穿行在文学作品里,一起感受饱蘸情感的语言之美:

为什么朱自清的笔下,单是写“背影”,就把父子之间的爱表达得如此深情?“蹒跚地走、慢慢探身、攀、缩、向左微倾”这一系列动作在儿子的心版上,是一生难忘的痛!读到这里,是否让你想起了日夜为你操劳的自己的父母?你曾经也像朱自清先生一样流下感动的泪水吗?

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当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时,会对克拉丽斯的暴怒语言发笑,为什么要笑呢?诚然是因为她的变化多端、老辣泼妇性格,在笑的同时,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有没有领会作者在幽默笔触的背后,在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作者写若瑟夫:“我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并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这一系列的语言、心理活动、行为,说明了什么?作者力图在这个小孩子身上寄托什么理想?在小说中,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我”的例子不少,《孔已己》中的小伙计,《故乡》中的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都在力图表达什么,呼唤什么?

我们带领着学生走进文本,仔细品味着,又走出来,用心思考着。感受着作者思想脉搏的跳动,师生的情感随着作品的感情起伏,情感体验加上理性思维判断,对课文有了更深层的解读。

我们用情去教学,用心去爱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生命也会因为情而更加丰富起来,精彩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