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如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是语文课改不可回避的话题。从教师这一角度来看,要推进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我们必须重视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转变观念,提升专业素养
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教学现状变革的必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及学情的不断变化,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不断推广,改革创新就成为当代教育主题词。虽然我们看到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倾注了心血加以研究和实践,新的模式和方法不断显现,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也需要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地过程。除了不断转变陈旧观念外,我们语文教师还要终身学习,加强个人专业成长的愿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和学生一样学会新思想、新东西,通过自我学科素养的提高,激活学生的学力,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状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能力和水平。
作为中学教师,面向未成年的学生,我们还担负着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教育的特殊使命。教师还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最佳途径。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跟学生接触得较多,与学生的距离较近,所以首先要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其次,要关爱成长中的学生,以父母之情、兄弟姐妹之谊深入学生,走进他们的心房。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娱乐,一起谈心,也可以通过作文、日记等语文常用工具多渠道去了解学生,修正自我。通过学生的反映也映照自己,反省自己,寻找自己在思想、工作和行为上的不足,并努力加以改进。当然,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教育是团队合作的事业,我们还要注意加强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与同事相处时,要真心相待,精诚团结,共同成长。
二、创新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教学的实施需要有效的方法,我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进中学生的成长都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技能。由于学科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我们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特点,特别是学生的具体学情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现在语文教材选材丰富,呈现方式多样,各种文体、经典与通俗共存,这更要求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实施教学。当然教有法而无定法,每一种方法均有优缺点,不能把某一种方法奉为圭臬,当成永恒不变的方法。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有针对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针对中学语文学科特点和教材情况,教师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精当选择。首先,小组合作法,中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初级阶段,他们渴望交流,渴望被肯定。因此,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学生交流合作的内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实施教学。如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复习的方式巩固所学,小组讨论方法促进思维拓展,小组辩论的方式激活思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科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其次,创设情境,交流互动。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基本要素,通过交往与对话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形成,因此我们要创造情境,把学生引入到具体的生活化情境之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的人际技能和思维深化。第三,问题串连,有效探究。学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可以采用多种问题层层深化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探究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语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形象、生动,利用探究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第四,利用现代媒体手段。中学生还处于直观感性认识阶段,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直观效果,使学生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容易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图片的展示、视频与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领略到艺术的美。如我们在介绍故宫时,如果采用三维展示的方式,按教材内容进行图片的动画播放,必然对于学生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