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作文技法秘笈系列(7)

(2021-07-09 06:58:02)
标签:

语文

作文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贺生达

七、平题怪作 文以奇胜

梦 阳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很平淡而又不易写出新意的话题,这时,如果对着话题就直接议论或抒情,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就会流于一般,自然不会引人注目。不过,我们不妨在“包装”——文体上动脑筋,运用一些不常用(比如电视脚本、故事新编等)的、新出现(比如焦点访谈式、论坛式、博克式、网络论坛回帖式、处方式、广告式等)的或杂糅的复合型(比如日记体寓言等)文体进行写作,即所谓的“平题怪作”,就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高考作文技法秘笈系列(7)

比如今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是:“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这个题目就很平淡也很难写出新意,因此,要想出彩,就得从文体上下功夫。这篇《少陵问天》即是。该考生以不常见的川剧剧本为载体,以杜甫为主角,他一出场的台词就是结合其身世、诗文所编,而且开唱就慨叹:“有杜甫气不忿遥问苍天。”一下子就扣住了“问”这一话题,颇有先声夺人之妙。紧接着的唱词以其回忆和对现实的关爱来彰显其所以“问”的原因,既进一步展开了情节,也随着深化了主题,实有一石双鸟之妙。紧接着配角——邻翁上场,他的演唱和念白交待了杜甫质问苍天的直接原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也正是考生的高明之处——原来他是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演绎成了这出独幕剧。如果剧本就此结束,似乎也很完整,但那样却不能彰显杜甫以苍生为念的博大胸襟,考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继续安排杜甫在倾诉中陈心曲——以老翁的不理解来反衬自己的志向所在,自己“问”苍天的根本原因是出于对国计民生的考虑,是出于对民生太平的期待,这一次“问”,既把情节推向了高潮,又回应了开头、照应了题目,使文章显得手为一体,妙合无痕。其实,仔细看来,本文内容似乎也没什么新奇之处,所以被评为满分,关键就在于考生以文体取胜。这就是“怪”作的妙处。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怪”作时要注意选用的文体一定是自己熟悉的,而且所写的文章一定要符合所用文体的特点。

附 例文 少陵问天(川剧·胡琴)

四川考生

浣花溪畔,骤雨初歇,茅屋为秋风所破。

(杜甫:正生 邻翁:老丑)

(在鼓乐声中,杜甫手拄竹杖,缓步而上。)

杜甫: (念白)风雨飘摇夜,山河沦落秋;屋破何所惜,唯愿河海清。想我杜甫,幼习诗书,有匡扶社稷之心,救济天下之志。怎奈长安难容,而今白首皓发,穷居破庐。苍天啊,你何其不公啊!

【二黄导板】()有杜甫气不忿遥问苍天。

【夺子】()问一声皇天爷何等不公。(转唱)【二黄一字】叹杜甫自幼儿立下夙愿,为社稷保疆土,盼国泰民安。因此上在寒窗苦把书念,习孔孟,学孙吴,勤学苦练。等待到大比年上开科选,有杜甫上京城赴考求官。原指望三篇文章悦龙颜,又怎奈未获半点官衔。安史反,长安战,唐室己乱,有杜甫四处漂泊流离沛颠。(转唱)【大过板】 ()【二黄二流】你看那朱门里酒气熏天,你看那深沟壑尸骨填满,你看那罗绮筵花红绿暗,你听那呼儿卖女声好不凄然。(转唱)【二黄三极】 老天爷呀,你何曾睁开了半只天眼,看人间。

(邻翁在鼓乐声中上场。)

邻翁:(唱)【二黄三板】正在后院起阑珊,耳听有人在喊皇天。来庭前仔细看,却是杜先生在斥问苍天。(念白)我还以为是哪一个,却原是杜先生,想必刚才那阵旋头风,把屋上茅草又刮飞了。你莫喊,我帮你盖起来也就是了。

杜甫:(念白)深谢了! ()【西皮导板】老邻翁焉知晓我志高远。(转唱)【西皮一字】修一屋焉保得社稷江山,满怀激愤问苍天。(转唱)【西皮二流】问苍天,何日赐我三剑,斩尽胡虏社稷安?问苍天,你何日借我广厦千万间,大庇那天下寒士俱欢颜?任凭那飞沙走石,狂风暴雨漫天翻,我自风雨不动然安如山。问苍天,你可曾睁开眼,看一看那白头征夫?问苍天,你可曾开圣听,听一听那深闺重怨?但求你助他们早遂心愿。(转唱)【西皮三板】也不枉百姓顶戴、口诵青天。

邻翁: ()杜先生,房子都修好了。

杜甫: ()深谢了。(转唱)【西皮三板】任它狂风将我茅屋翻千转,我心系黎民志气坚那,志气坚……

(激昂的鼓乐声中,杜甫迈着坚定的步伐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