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作文技法秘笈系列(8)

(2021-07-09 06:59:16)
标签:

语文

作文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贺生达

八、怪题平作化难为易

梦阳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题目,这往往让人乍一看,不知所以,难以下手。其实,只需要化怪为平,转化成平常的话题,自然也就没什么困难可言了。比如去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该题画了一个圆形,并在旁边写着“我规范、稳定、周长短、面积大”等;还画了一个有很多尖角的多边形,并在旁边写着“我新颖、多变、周长长、面积小”等;要求根据对这两幅画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作文。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就怪怪的,但只要吃透其含义,转化成一个平常的话题就不难写了。

高考作文技法秘笈系列(8)

通过思考,我们发现它其实就可转化为规范与新颖、保守与创新、规矩与个性的碰撞、稳定与多变、张扬个性与约束自我、圆滑与棱角、尺有所长和寸有所短、兼容互补与优势融合、个性与规则等关系型话题,选取其中任何一个来写即可。下面这篇《八·十八·二十八》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作者先把这个题目转化为了“个性与世故”这一很平常的话题,然后精心虚拟了自己人生的三个片段:八岁时“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既以此照应了题目中多边形的“我新颖、多变、周长长、面积小”,而且彰显了少年时代富有个性这一主旨,并用两个生动形象的事例作为有力的支撑,既富有情趣又耐人深思;然后,作者运用蒙太奇手法一下子把故事背景推到十八岁时,这既是人生的转型期,也是本文故事的过渡,这时的“我”“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不多变也不稳定”,这也正像那两个图形的交叉,已没什么特点可言了,这也就同时扣住了两个图形;接着,又用拼贴画的方式,剪取了“我”二十八岁时的状态——“已经被打磨成了一个圆了,我稳定,我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我变得世故圆滑了”。这样,暗喻了人生从新颖、多变到稳定、圆滑的过程,恰如由那个不规则图形一步步变为圆的过程,如此切题,非常巧妙。结尾用“重复”的手法既与开头相照应,又体现了深刻的人生感悟,且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思索。如此构思行文,怪题和平常题也就没什么两样,岂不妙哉?

附 例文

八·十八·二十八

福建一考生

“啪!”一巴掌猛地打在屁股上。我大哭起来。“老师怎么教你的,小草是绿的, 太阳是红的。看看你,怎么画的!”我透过泪眼,看着那张被撕掉的画:小草是黄的,太阳也是黄的。为什么非要把小草画成绿的,把太阳画成红的?我戴爸爸那个太阳镜,看到的小草和太阳就是黄的。我不解。

“还有你的作文,”老师的喊声把我拉回现实,“让你写爸爸、妈妈,你怎么写的?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本来就是嘛,妈妈陪我读书,爸爸背我上学,不是书童、车夫,是什么?”我不服,和老师顶嘴。

那年我八岁,还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周长长, 面积小,人生阅历浅。

“太过分了。”我回到家,把书包一扔,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怎么了? ”爸爸关切地问。“今天考试,居然有人作弊,老师看到了也不吭声。”“他有没有抄你的?你有没有受影响?”说到作弊,父母如临大敌,紧张地问。“那倒没有。只是这样对努力学习的同学太不公平了,我要去举报。” “别傻了,没影响到你就行了。举报?万一人家报复怎么办?再说了,那么多作弊的,你举报得过来吗?”听听父母的话有道理,于是打消了举报的念头。

回到房间,我想起刚刚被老师读过的作文。写友情的,只是我所描述的友情与我遇到的相差甚远。文中用了很华丽的辞藻,而我拥有的友情都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又很温馨的。“文章很唯美,但很违心。”我苦笑着对自己说。

那年我十八岁,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不善变也不稳定。周长不长,面积也不小。

“我的这件衣服怎么样?”女伴向我展示她新买的衣服。“不错,和你很配, 你穿上它年轻了十岁。”我赞不绝口。其实那件衣服很难看,但我在“赞美”的时候, 竟没有任何感觉,全然没有说违心话时的忐忑。

老板刚刚批评了我,说我的工作方法不对,并告诉我另一方法。于是,我很听话地按老板介绍的方法去工作,尽管方法更不对。管那么多呢,这是老板交代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不关我的事。再说了,和老板顶嘴没好下场。多年的经历,已经让我有经验了。

这年我二十八岁,已经被打磨成一个圆了,我稳定,周长短,我面积大。我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我变得世故圆滑了……

一天,去幼儿园接女儿,女儿哭着扑过来。“老师说太阳是红的,小草是绿的。可我戴爸爸那个黄黄的眼镜看到的太阳和小草就是黄的,老师说不行,还打我。”女儿哭哭啼啼地讲完。这些话猛地击中我的心,尘封已久的记忆大门猛地打开。我想起了那黄的草、黄的太阳, 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想起那个未经世俗打磨的不规则的多边形。我的泪水悄然滑落,为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通联: 贺生达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大语文报刊社 100037 01068980292

立意贵在角度巧

梦 阳

文章的出彩之处往往在于立意的不同凡响,而决定立意成败的又往往取决于立意的角度。 总之,如何选择作文角度,对于文章的成败,常常是至为关键的。所谓“角度”,即指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以什么样的视角以及以怎样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审视客观事物,从而进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所选角度不同,思路自不同,立意当然也不同。尽管有些考场作文主题是唯一的,不能反其意而为,但是只要巧妙地变换一下立意角度来表达,就会让阅卷老师不忍卒读。比如变简单的歌颂为反思,以关注未来,从而增加立意的深度;或从人文角度进行内省,表达忧思,从而提升立意的高度;或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审视,推因析果,从而拓展立意的宽度,等等。总之,转换立意角度、进行多维思考的技巧很多,只需把其中一两种灵活掌握,就可在考场上妙笔生花,获取高分。常见立意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 顺水推舟法,即直接根据材料(话题)中心,由此及彼,联系实

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这些观点和看法往往是对原材料(话题)中心的具体化。如根据今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中“乌鸦抓羊”的那则寓言中牧羊人说的“这是一只忘了自己叫什么的乌鸦”就可立意为:找准人生定位、正确认识自我、追求理想也不能盲目、等。例文《一场关于乌鸦的讨论》(以下简称《一》)的第二段在立意上即属此法,考生直接由鹰代表所说的话点明了“要正确给自己定位”的观点,也是由牧羊人的话直接得出的结论,也正符合了试卷中“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的要求。接着,考生在第四段又通过猴子的话来对此论进行深入论证,从使得观点进一步深化。

二、 琵琶反弹法,即以原材料(话题)的中心为对立面,反其意而行,

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从而使自己的立意别具一格,新颖别致,自会引人注目。这里仍以“一”中牧羊人的那句话为例,联系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牧羊人”可以是保守者的象征,那么,据此就可立意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呵护新事物、经验主义要不得等,就显得很新颖、富有个性,写来自然会不同于一般。例文《一》中第三段的立意则属此法,考生借乌鸦之口,来对牧羊人的看法进行否定,独出心裁地提出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观点,并用“神六”飞天佐证,可谓破立自然,生发巧妙,从而使得自己的观点超出“正确认识自我”的窠臼,并在第六段中借麻雀之口对立意进行层递式推进,使得观点新颖而发人深省。

三、 两相兼顾法法,就是对原材料(话题)的中心进行辩证思维,在一

篇文章里不妨从两(多)个角度看待原材料,进行多角度审视。此法尤其适用于关系型话题,当然,其他材料(话题)也适用。比如还以今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为例,则可对牧羊人的话进行这样辩证地看待:老年人是有经验,这是可取之处,但也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因此也需要与时俱进;对那个小孩所言“它也很可爱呀”则可这样剖析:这一方面说了明少年的进取精神,但也要看到他们容易犯想当然(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忽略客观因素)的错误;对乌鸦的隐喻者则可这样评论:赞扬其精神——不敢想就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对自己有了正确认识之后才能再行动,否则,大大有害。这三条立意其实选哪一个来写,都可以。例文《一》同时还采用了此法,这主要表现在第八段中,考生借“国王”的总结来辩证地分析问题,对两种观点都作了客观而准确的评析,并点明了各自得利弊,从而使得文章的逻辑显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令人感叹。

其实,立意的方法也并不只此三种,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是如此的界限分明,不少时候还可以综合交叉运用的。总之,不管采用那种办法,都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有物。

一场关于乌鸦的讨论

河南一考生

这只乌鸦的故事传开后,森林王国的国王决定让臣子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展开一场大讨论,以便让大家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推动动物们的进步、发展。

一开始,鹰家族的代表就首先站到了台上,高傲地挥了挥硕大的翅膀,满脸不屑地说:“嘁,小样儿,还学我们,也不看看自己算个什么鸟,翅膀要力没有力,爪子要劲没有劲,胡乱学什么呀?东施效颦,徒增笑料。劝你们乌鸦家族以后认清自己究竟是块什么材料,还是给我乖乖地吃虫子去吧。”

鹰的不屑让乌鸦家族的代表气愤不已,但他并不屈服,而是高高地昂着头来到台上,说:“我们乌鸦家族现在是比不上鹰家族,但是我们决不气馁,只要敢想,我们就能成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类当初如果没有‘嫦娥奔月’的幻想,就不会有‘神六’的上天。我们决不会放弃梦想,有一天,我们一定也会抓到羊,你等着瞧吧!哼,哼,我们一定要打破你们的垄断地位。”

这时候,猴子代表笑嘻嘻地挠了挠脑袋,摆出一副智者的样子说:“鹰说得很有道理,无论是谁,都要先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不顾自身实际,盲目地模仿,最终只会落个邯郸学步的可怜下场。请大家一定要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时,台下一片欷歔,不由叽叽喳喳地议论纷纷,闹哄哄的。纷纷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快嘴的小麻雀代表倏地飞过来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乌鸦的行为应该鼓励,毕竟他在创新,在进行新的尝试。大家想过没有,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他们大量使用灭虫剂、除草剂,如果有一天,我们鸟类真的没了虫子和草类,是否要面临灭顶之祸?如果乌鸦的试验成功了,则无疑把我们的生存之路拓宽了,我们应该感谢他呀,它是有眼光和前瞻性的,他是想在我们的灵魂汇总发动一场池底的革命!”麻雀代表很激动,“我永远支持他!让保守思想见鬼去吧!今年的‘感动鸟国鸟物’我强力推荐他!”

他的话还没完,台下那些年轻的动物就把掌声鼓得雷响,经久不息。

看看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昂,再看看天色渐晚,国王就要求讨论暂停,然后他进行总结性的发言:“想不到,大家的发言如此热烈,而且都很有见地,让我很受启发,这真让我辈很是惭愧。鹰和猴子所言自有他们的道理,无论谁是都要正确认是自己,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但这是否有点墨守成规?要都安于现状,又怎能发展更快更好?”他顿了顿,然后又深情地继续自己的讲话,“乌鸦和麻雀的话很是发人深省,我们都应该有他们那种敢于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但也要一步一步地来。尤其麻雀的话更让我如醍醐灌顶,看来我们真得好好考虑他说的问题了。总之,我们应该时刻看到自身的条件,优势也好,劣势也罢,我们都该接受并且努力让优势更优,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和谐发展,共同富裕……”

他的话讲完了,皎洁的月亮也在不知不觉间升起来了,轻纱般的月光静静地流泻下来,盈盈地亲吻着每个动物的脸,可大家都浑然无觉,因为他们都深深地陷在沉思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