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轨道上长足发展

(2021-07-06 16:52:37)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李茂林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这里,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的管理与实践中的感悟,谈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和作法,以期在交流商榷中完善提高。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轨道上长足发展

一、“路让学生自己走,学习让学生自己干”。

“路要靠自己去走,事要靠自己去做”,这是世间最浅显最正确的道理。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应当也必须由学生自己去干。

我们不少教师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出于对学生的负责,明知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却总怕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抓不住重点、漏了重点,影响了质量,总觉得让学生在书本的田野上自己去耕耘没有在自己牵引下,沿着自己精心设计好的路线、方案去学习保险得多、顺畅的多、放心的多。这说明我们的一些同志(包括我本人)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是个“明知新路好,硬是不敢走”的严重问题。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要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教师就必须在导学上有法,在导学上动脑筋、下工夫。这时,我们的一些同志(包括笔者)就在惰性和怀疑的心理支配下动摇了,放弃了,仍旧图省事求稳妥地去喊改革、走老路,牵着学生的鼻子去苦学。

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应当相信群众”。在学校这个天地里,学生就是群众的主体,他们是应让我们放心的英雄群众。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当消除一切顾虑,放开胆量,大动心思,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科学学习中放开脚步、快步向前。

“让学生自主学习”。怎样学习?“自主”到什么程度?一份资料上给我们教师定下了非常简要精辟的原则:学生能读懂的教师不应教;学生能说出的教师不应代替;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不应暗示或帮助。显而易见,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学习成功的机会让给学生,这是新世纪为人师者应具有的学生观、教师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循序渐进,学到学法、增长能力,教师呢,只在必要的时刻做好指导、点拨、帮助就可以了。

二、科学组织课堂,放手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必要指导。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生成能力、创造成功的有效阵地,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能力,汲取营养、矿藏土地,让学生去自主地学习,他们不缺少的是能力,缺少的是方法,初开始,教师必须做好学法上的指导,“扶”着他们启步上路。

1、指导预习: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首先应当让学生直入课文,以读开始。在默读中划标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查工具书,标音解义,排除读中的障碍。

然后通读课文,初步感知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总体上讲的是什么道理,需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从整体上得到一个初步印象。

2、指导朗读。

语文语文,先语后文,朗读是学习的第二步。学生在排除了障碍、初知大意之后,朗读课文的条件已经成熟。

朗读,是在预习时默读、通读基础上的诵读,要让学生做到“字字发音,句句成语”,做到“眼口耳心”四到位,逐渐读出音节、语调、顿锉、感情,培养良好的语感,尽情地感受文字的音韵美感、义理真味,促进文章的理解与掌握。

朗读要做到熟读成诵,合书能背,字句不误。时间一长,让学生在不同文体、不同语风、不同意韵多篇诗文的交叉陶冶锻炼下,形成良好的诵读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3、指导分析理解。

朗读之后是精读。精读就是根据课前提示,课后问题对课文进行逐句逐段的分析理解概括,在“内容、中心、写法、一得”要点上,弄清“写的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得到了什么”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这时充分让每个学生沉入文中独立思考自主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同桌或组内讨论交流,合作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在班内进行交流讨论、争论,引发互动、共同提高,使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深层的延伸和拓展,增强探究能力,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4、鼓励质疑,强化会话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能不能产生疑惑、会不会提出问题,能不能用嘴巴述说清楚自己的见解,是评价一名新世纪学生能力素质的两个方面。

一位专家在考察比较了东西方教育之后,发现我国学生最大的一个差别是不敢想、不会想,不敢提出问题,不会提出问题或者提不出问题。

例如,《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知人不少,但只能对其不怕困难、战胜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染鼓舞,而不能在克服困难的方式或方法上有所否定或变更。而西方学生却提出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不去挖洞取道到山外去呢?他们为什么不能搬家到山外去呢?……”

时代在前进,观念在更新,我们的教师同志应当放开自己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维,把教材敢给学生,鼓励他们去肯定已被否定但仍有价值的东西。也鼓励他们去否定已被肯定了但已不合时代精神的东西,敢疑会疑,敢提问题,会提问题,在问题的提出、解决之争议中,形成科学的见解和正确的理念。

学完一课后,设置一节说话课,可演讲,可辩论。多说也中,少说也中。但必须人人张口,个个发言,在说和听中逐渐形成胆量和表达能力。

5、鼓励“写作”,每课一篇,写读互促。

前边也说了“读”,也说了“说”,接着就应当指导学生拿起笔来写,写日记,写读后感,写生活,写身边的事……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精选出来的意理俱佳好文章,古今中外应有尽有,在读上、写上都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方便,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读完一篇之后,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写出一篇作文来,或读后感或仿写生活,写真实写具体,写出来后互读互改,选出优秀作文进行读学评论。

不怕写不好,就怕不动笔。多鼓励多表扬,篇好的夸奖篇,句好的夸奖句,词好的夸奖词,都要在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里发现亮面或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成功的喜悦中兴致勃勃、信心十足地发展进步,写出好的文章来。

总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办黑板报、办手抄报、搞摘抄本、搞剪绘本,进行课外阅读……这里笔者只就主要的环节进行一些述说和商榷,谬误难免,敬请斧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