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初中生物自主探究性学习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赵颖
1、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下的教育是最具有创新性的教育,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呈现出创新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教育更应该跟上时代,不断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的、益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以便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有效的提高生物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此新课标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教学也是现代教育必须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育发展上的与时俱进。
2、实践过程
2.1选择课题
根据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思想,我所选的课题是以课本为依托,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当前导致全世界引发疾病最多的恶习是吸烟。吸烟直接损害的是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中完成呼吸的第一环节就是肺的通气。这是完成呼吸全过程的基础。通过呼吸作用为人体和其他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时必不可少的。
2.2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比如,上《肺的通气》这一课时,首先我利用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憋气,看谁坚持时间长。在这里巧妙地运用学生的体验,创设教学情境,又特意让学生比赛竞争,证明虽然很想赢得比赛,但仍然坚持不住。激发着探究呼吸运动的欲望。引出课题,一个人可以五天不吃饭、三天不喝水,但是不能停止一刻的呼吸。为什么?外界气体是通过那些器官进入人体的?为了解呼吸运动打下思维定势。当学生学习这节内容时时,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全身心参与学习活动,在欢乐的心态中学习知识。
2.3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会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探究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那就是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带领学生体验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亲身动手体验,增加学生兴趣,直接感受,记忆深。但是还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呼吸时胸廓确实变化----胸围差,这是这节课最后的内容,我把它移到课的前面来。由学生小组互相测量来证明吸气胸廓扩大,呼气胸廓缩小。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学生的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以积极主动态度参与探究。
2.4适时点拨,诱导自主探究的方向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我们认为:“一是要适当点拨。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启示,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点拨的关键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顺利进行探究。
学生测完胸围差,我指明胸围差只是胸廓横向的变化,胸廓还有纵向的变化(由于胸廓的变化学生看不见,展示课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问题:胸廓的变化是哪些肌肉、如何配合导致胸廓变化呢?胸廓变化和肺有何关系?肺有变化吗?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索肺内气体的变化。由于学生没接触过气压的概念,所以为突破这个难点我选择了用针管模拟气压实验。学生左手将针管一端堵住,右手推针管逐渐就推不动了,这是因为针管内容积逐渐减小,气压逐渐加大,当气压超过外界大气压时,所以手推不动。
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应做到引中有探,探中有引。同时,还要把握“引”的度,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逼近结论。
我提议让学生再将一个气球套在针管上,探究模拟肺与外界气体之间的关系。小组体验,讨论肺变小时,肺内气压如何变,外界气体怎样变?最后再提出问题,是因为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导致胸廓扩大?目的是让学生彻底明白呼吸的原理。
2.4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个系统知识,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为此,学生们在课堂探究结束后,必须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所获取的知识。在每节课结束后,都要问一问: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就是很好的总结的方式。
2.5课堂反馈
至此,本节课的内容基本完成。简单小结之后,我让学生进行当堂练习,这是我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本课需了解或掌握的知识以练习的形式输入数据库实行在线检测,有“小试牛刀”、“大显身手”两套试卷供选择。提供答案以及答题的统计,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
3、关于自主探究学习的若干思考
3.1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原则
(1)强调情景的作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有趣的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问题情景或展示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等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2)强调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探究知识,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强调交流与协作:学生们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对学习内容考察、协商、辩论,这样,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4)强调反省与监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省调整的策略,尤其是在运用多媒体网这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更应如此。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加工的策略,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自我监控能力。
3.2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网上交流、小组讨论应精心组织,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尽可能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作适当的点评、导拔和鼓励。决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取代学生的交流和思辨。
(2)教师提供的供学生自检自测的检测题应尽可能是检测学生理解性的,而不只是简单记忆的试题。
4、结论
以上是我在上过一节关于初中生物自主探究性学习课之后的体会,本人认为,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学生的主动参与,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努力把知识的传授课变成研究课、探究课。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创潜能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