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实施路径
(2020-06-12 17:02:20)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校本教研 |
分类: 教学研究 |
陈维荣、王慧明
一、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为改变学习内容单一性和学科知识过于系统性的传统课程特点,我校进行了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校本课程实验。通过对教材内容按一定标准进行重新整合,以及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以专题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感知较为全面的知识世界。学习过程变教师传授为学生主动习得,主要环节为课外培养兴趣,课内习得知识又在课外活动中进一步延伸知识,运用知识,最终发展成为能力。
研究性学习。我校是江西省上饶市较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校,首届上饶市研究性学习现场会曾在我校举行。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烧不坏的手帕》《仙姿神韵三清山》《保护眼睛》《电子游戏机的危害》等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和市教研室的肯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新自主学习方式。
艺术教育。早在2001年我校就成功举办了江西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现场会。在艺术教育中我校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体现了教育功能的差异化、个性化,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先后成立了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艺术活动丰富多彩。2005 年,我校参加玉山县中小学文艺汇演获小学组一等奖,代表玉山县参加上饶市中小学文艺调演。每年六一我校举行“学生才艺大比拼”,学生在台上吹、拉、弹、唱、跳,尽情展示自我风采。
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属于隐性课程范畴,它一没教材,二没固定的授课场地,它通常以活动形式开展,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活动习得知识、锻炼能力、接受思想的“洗礼”。实践性课程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颁发了《中小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每周必须安排半天的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我校先后组建了星光文学社、小喇叭广播站等学生社团组织,去年寒假,我校组织学生到怀玉山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基地,在方志敏烈士清贫碑前亲身感受革命前辈的清贫生活。今年,我校组织学生课外自办“学雷锋手抄报”“数学手抄报”。我校还组织学生到常山国家地质公园实地参观,到茅家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这些实践性课题让学生通过活动走向社会,与社会、自然亲密接触、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能力展示树立自信心、品尝成功的滋味。
竞赛辅导课程。逸夫小学已获玉山县小学语数竞赛八连冠,在今年的玉山县竞赛学科辅导教师竞赛中又获团体一等奖,连续三年在省!市奥林匹克数学微机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校被国家信息技术中心评为全国信息技术竞赛辅导优胜学校(全国仅110所)。曾获市机器人灭火竞赛团体第一名,代表上饶市参加省级竞赛也获得了好成绩。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使学科竞赛成了逸夫小学最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竞赛辅导课程。它扩大了学校的声誉,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品位。
二、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校本培训
“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校本培训是我校教育管理中师资培训工作的一项综合性整体实验,从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广度、深度、层次三个维度去考虑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建立立体型的“研训一体化”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首先,我们建立了“领导小组——教科组——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个人”的校本互动式管理传输网络,组成的培训网络责任分明、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时间以暑期集中培训、平时年级组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培相结合。
其次,通过读书活动引领教师“自研”,打造“学习型”的教师组织,并通过“教师论坛”活动(每周一次),以年级组为单位介绍教师近期读书进度及读书收获,这种制度化、互动化的读书活动促进了教师的“自研”。
“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校本培训的重头戏就是“教研沙龙”活动。为了更好地加强培训教师全员参与、合作互动,让他们在思想交流中与碰撞中聚集观点,提升理念,实现共享共进,学校组织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研沙龙活动,许多新课改中的疑点、难点在交流中化解,许多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问题在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找到答案。
(枫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