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020-05-28 17:44:27)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习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是学生、家长也是我们教师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重视个性和人文性,又要注重面向全体和科学性。既要“活”起来,更要求真重效。也就是,课堂教学最终的结果要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结出硕果。
求“活”,不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活动形式的花样翻新,而是追求学生脑力劳动的适度紧张,思维活跃,体验加深,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效率。重实效,不是搞“死”,不能以丧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代价,不能以压抑学生的愉快体验、积极思考为代价。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能回避考试,现阶段的新课程考试也在与时俱进,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既是高招、中招试题的理念与实践,也是市、区教研室出题考试的理念与实践。新课程的考试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培养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所以,好好地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考试,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并不是一种落后的思想。 让课堂活起来是第一步,只要我们的思维放得开,敢于自由、大胆地创造,敢于相信学生,善于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多一些激情,多一些灵动,学生就会和我们一起幸福愉快地学习。
有一些课堂为“活”而“活”,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乱乱哄哄,该讲的没有讲清楚,该听的没有听清楚,该学的知识没有学会,课堂秩序失控,失去了教学目标。或者,课堂成了“教室影院”,多媒体成为一种娱乐时尚,表演成为课堂上的“做秀” ,以致有些课堂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把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比如有的语文课过分强化“语文的开放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准确性;过分突出“内容的人文性”,而忽视了文本的科学性;过分表现“课堂自主性”,而忽视了教学的目标性。大有“哗众取宠”的味儿。因此,如何发挥体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让课堂教学真的“活”起来,更是星光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能盲目的“鼓励”,“这也好,那也对”。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讨论最简洁、最精彩、最有效的回答,从教学点滴中告诉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虽然“条条大道通罗马”,但“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最短”的公理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121
(枫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