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263
  • 关注人气: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三英语同堂分层教学的尝试

(2020-05-28 17:42:43)
标签:

教育

英语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程杰

众所周知 ,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文化教育更是如此。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消除与拉平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差距”,正视“差距”,甚至发展“差距”,让好的学生学的更好、更快;让“学困生”学少、学好,跟得上。我现在教的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总体很差,甚至有部分学生其它各科成绩相当好,但英语却一落千丈,面临马上到来的中考,他们着急,我更着急。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他们将成绩赶上去,我在该班采取了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式之一,它能很好地处理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关系。这种注重共性和差异相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和人格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素质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两极分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自身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分层设组,有的放矢

由于是初三接班,对学生不是十分了解,通过将近一个月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我把整个班级分为 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为快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懂得归纳总结,举一反三;B层为慢组,目标是抓基础知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C层与B层要求基本相同。将其另行分层就在于C层一般的学生不断是各科功课及差,而且学习态度又不端正的学生。通过分层使B层学生不断向A层靠近,C层学生也能尽快改变学习态度,从而给全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然,层次的划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有一个清楚的努力方向,但同时也会带来困难,这就是如何做好 C层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消除“跟班陪读”的消极应付态度,这是首先应该突出解决的问题,这是做好后面工作的前提,我在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就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分层授课,体验成功。

通过分层,明确各自的目标后,教师对学生就应 “因层施教”。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授课。首先,要求教师写教案时,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分层编写;其次,每节课开始时,教师要让各层次学生明确这节课自己分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并做出相应要求。再次,教师布置任务要有针对性。具体操作可以采取如下步骤:

A层学生以自学为主,侧重训练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授课时,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然后再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根据学生作答的不同情况,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诱导,学生之间展开讨论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之后,教师再帮助解答。这样,不断大大加快了学习进度,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

BC层以教师的教为主,重在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学生思维,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做题的方法与技巧为主。但在课堂练习,课堂提问方式,内容以及课后作业的安排上,BC两层则有所不同。根据各层学生的基础,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抓基础,在课堂课后练习,课堂提问方式、内容上都应有针对性,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层次不同的学生体验成功,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从而逐渐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尤其C层的学生此时的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激发。

由于授课内容、掌握知识的难易度以及学习任务的不同,整个课堂,一般采取交叉形式进行。通过一动一静的授课形式,在课堂上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即便 A层“放”多了一些,但“管”也无时不体现,BC两层在教学过程中则“管”得多了一些,“管”中也体现了“放”,这些都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的体现。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感觉有些变化,有些学生虽然成绩上还没有明显进步,但已经从过去的上课听不懂,不想听,转化为现在的听得懂,喜欢听,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自信心,为下一步提高成绩打下了基础。

离中考越来越近了,我们充满了信心,也期待着收获。同时,我希望分层教学的使用,能使 “尖子生飞起来,中等生跑起来,学困生走起来”,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