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作的起点

(2020-05-15 19:58:58)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合作学习

分类: 教学研究

王 燕

合作学习的最大好处之一,就是当学生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合作,将单个学生的认知负担,由所有学习者共同承担、共同完成。但是有些时候,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某个问题时,却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握小组合作的最佳契机,片面追求合作形式。

在课堂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环节都适合合作学习。比如,有些非常抽象的内容,教师必须采用“陈述”的教学方法。如果直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只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手忙脚乱,最终没有任何收获。相反,如果是特别简单的内容,则没有必要再进行合作学习了。因此,合作是有起点的。那么,应该如何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呢?

学习新课的预习处。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安排小组合作,让小组成员将合作学习的成果带进课堂。比如初一年级在学习《地球仪和地图》时,教师可以要求小组课前完成地球仪的制作任务,在课堂中介绍自制地球仪的特点;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小组合作,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声源,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学习《力的作用》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小组制作“水火箭”,进行水火箭比赛,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水火箭的射程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可将小组合作扩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这样的安排,既节约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去进行小组活动。

理解知识的困难处。有时候,学生会出现“上课听懂,做题难倒”的情况。这是因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将学习的难点告知学生,并没有让他们充分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学习惯性和惯性定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他们发放任务卡片,让各小组通过举例分析,说出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疑难问题的争议处。课堂教学的亮点在于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思维冲突,使学生的认知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课堂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即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促进知识的深化,还能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在教学《燃烧与灭火》时,关于风能灭火还是助火的问题,学生争议很大。有的学生认为,燃着的蜡烛可以被吹灭,说明风可以灭火;但也有学生认为,风可以使火越烧越旺,说明风能助火。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最后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辩论,得到共识。

小组合作学习能给学生带来很多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中等生的进步是最明显的。当然,任何一种学习模式都不是万能的,所以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学习真正高效起来。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初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