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绽放人文光彩一线行动

(2020-04-07 09:54:56)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郭春萍

  我有幸成为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批实践者,尽管时间仓促,新教材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人文气息。

  如何让人文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让文本成为学生汲取中华文明精髓的精美盛宴,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透视社会人生的一个窗口,让语文学科成为学生的最爱?我尝试从文本入手。

  解读文本,与大师对话,构建精神家园

  我们使用的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其中选编了不少中外佳作名篇,我们首先应该充分解读文本。例如,我们在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走进自然怀抱”、“体悟山水神韵”、“倾听自然声音”的学习中,引领学生追随大师们一起“听冷雨”、“别康桥”、寻访“石钟山”、“与天地精神往来”,了解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铭记庞贝古城与楼兰王国给人类的永久警示,让每一个学生形成自己的自然观、宇宙观。在《敬畏自然》、《兰亭集序》中学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明白人生苦短当珍爱光阴;在张孝祥“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中感受乐观与放达;在《报任安书》与《苏武传》中淬砺生命的执著与气节;在“哀民生之多艰”的太息中感受屈原拳拳的报国之心;在《张衡传》中景仰这位古代科学家“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的儒雅风范……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在与大师的对话中,认识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向美向善,追求梦想,培养健全的人格,构建精神家园。

  师生平等对话,构建人文课堂

  教育的对象是有尊严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它必须基于对个体个性的尊重,平等的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尝试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平等的语文课堂氛围。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例如,我在执教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时,以孟郊的《游子吟》导入,然后引领学生思考《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古,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捕捉了一个最普通也最感人的细节来展示母爱的伟大,然后让学生读文本,寻找文中作者捕捉了哪些细节来表现母爱的真诚无私。透过这些细节,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与此相对应文中的“我”又为母亲做了什么?在品读文本后,体会如此对比来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再进行延伸,开展“亲情讲述”活动,让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讲述一两个让自己感动的细节。学生们含泪的讲述,使课堂沉浸在亲情的回忆和感激之中。我又启发学生: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我为学生唱《妈妈的吻》,让学生也唱一支献给妈妈的歌,于是《懂你》、《常回家看看》的歌声在教室中响起,课堂由此达到高潮。在亲情的礼赞中,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心灵也得到净化。让文本与现实接轨,成为活的教学资源,在联系实际的思索中让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我们还用演讲、辩论会、诗文朗诵、手抄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还尝试着让学生走上讲台,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本学期文本中选取该小组喜爱的篇目(也可以选课外的),教师为其提供教学资料帮助学生组织,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们非常认真,查找到的资料有些我都是头一次听说。有一个小组的同学选中了《孔雀东南飞》,他们不仅分析了诗文,把刘兰芝的倾诉编成了歌曲,还添加了一个串线人物———媒婆,把全诗改编成了五场戏来演出,全剧调动学生达二十余人次。事后,一个从不爱学习的男生在周记里这样写到:“老师,我从来没想过,语文课可以这样上,太好了!”

  人文作业,让学生开阔视野,学会观察,学会思想

  每到放假,我会为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看一两本好书,或看一部好电影,一台电视节目,或走一门亲戚,看一个好朋友,或帮家里做些家务,打一天工等,回来写一篇周记,体味人生,感悟人生。这份作业学生们总是乐于完成,且每每有佳作。即使在校园中,我也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作文。例如,在学习“感悟山水自然”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去观察楼前那一排樱花树的生长情况,然后提炼主题作文。学生们在观察后发现,长得最好的是被办公楼遮挡的植株密集得那十几棵,而阳光充足、环境宽松处的樱花树却长得格外柔弱瘦小。很快学生拟出了《逆境出人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顺境与人才》等文题。

  上好阅读课,拓宽视野,了解社会

  学校为学生准备了专供学生阅览的“学生阅览室”,学生在这里可以自由地读报刊,读名著,摘录做笔记,课后整理,写出读后感,交流展示。阅读课的开设,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个看社会了解人生百态的窗口,又使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稳步提高,每周的阅读课也成为最受欢迎的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