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和“优惠”
(2020-03-30 10:18:58)
标签:
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曹永生
语文教学之难恐怕莫过于作文教学了。学生怕写,考师怕改,这是多年来困扰的问题。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度”,难中有易,易也可难。如果能从作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规律,根据学生现有的写作基础,寻求一条适合学生心理的路,其效果虽非尽如人意,却也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由“山重水复”而至“柳暗花明”。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几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和“优惠”。
首先,我打破了“一题定局”的传统做法,每次写作都给学生一组题目。这样,学生便有了选择,发挥的余地,从而一扫单一命题的索然寡味,其写作兴趣便会大增。如我们学校要求全校各年级学生都来写《世纪之交话未来》这么一篇作文,高中学生对此也许感到不怎么难,而初中学生写不来,一筹莫展了。为此,我来个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拟出若干个题目供学生挑选。它们是:《2020年相逢在母校》、《2020年故乡行》、《未来不是梦》、《这不是神话》、《让我悄悄告诉你》、《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自豪,我是一位——》、《太空游》、《火星新居乔迁记》。题目拟出后,我稍做指导,同学们便兴高采烈、跃跃欲试了。
其次,给以“优惠”:(1)老师的题目不合口味,可以弃之不写,另写自己感兴趣的,让学生有话可说。(2)鼓励多写。如果多写一篇,则加奖励分30-50分。此举一出,便调动了部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现初三(4)班周乐川、杨加伟、陈晓亮、林晓丽和初二(1)班的钱浩冬、张静等同学在上学期都加写了多篇作文。
再者,实行“弹性记分”。大部分同学有很强的自尊心,在分数上有攀比行为。作文本一发下来,学生们要紧的就是看分数,70分以上者就坦然;不及格者就黯然。针对这种情况,实行弹性记分,就可以化解学生的心理疙瘩。对一个同学的作文,只要比上次有进步,就多给分,借以激发其继续进步的积极性;对进步快的要舍得超常给分,并作范文评讲;对确实末流的,也给以耐心批改,指其毛病,不轻易判低分,以免挫伤其积极性。
上述做法,使我得到一些启示:当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开放意识强烈,接受新事物、新信息快。在作文教学中,对其因势利导,打破“一刀切”的格局,采取一些灵活的方法,多给它们一点“自由”和“优惠”,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其思维能力,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