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深度教学:“核心素养”时代教学变革的方向(一)

(2020-03-15 10:55:55)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研究

当前,核心素养成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词语,而且它必将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或许是因为教育积弊太深,核心素养提出后,不少学者都将其当作教育的救命稻草,认为它既解决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素养确实对怎样培养人提出了要求,但它本身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而只能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只能通过教育教学过程的变革来解决。从教学的角度看,要使核心素养落地,必须实现深度教学

一、核心素养:关于教学目的的新思考

核心素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来回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而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核心素养属于教学目的、目标的范畴(严格来讲,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是有区别的,但本文暂不作区分)。与此前已经存在的教学目的相比,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的具有许多新特征。

(一)注重教学目的的综合性

双基三维目标作为教学目标,是分立的,而核心素养不一样。它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有的研究者甚至指出,素养=(知识十能力)态度,态度是以乘方的方式来连接知识与能力的。这强调了素养的整体性,更强调了态度之于素养的重要性。有的研究者指出,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另有研究者指出,一个人所具有的素养如同一座冰山。素养的外显特质往往比较容易描述,而内隐的情感、态度、价值、动机则不容易直接观察,难以培养并进行评量。这说明,核心素养既包括外显的素质,又包括内隐的素质。概言之,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是知识、能力与态度的综合,是外显素质与内隐素质的融合。

(二)重视教学目的的基础性

核心素养是在基础教育领域,且针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因此,它必然具有基础性。有学者指出:核心素养之核心应当是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目标的共有特性,而核心素养应该是基础中的基础。它必须是普通学生都能够获得的,是未来生活与发展必需的。在基础性这一问题上,有学者持不同见解,认为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该学者指出,像记背能力、题海战术等也属于素养的范畴,但它们属于低级素养,而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是综合的,是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因此是高级素养;像身体素质也属于素养范畴,是基础素养,但由于它太基础了,因此没有任何组织和国家将其列为核心素养。其实,将素养区分为高级素养低级素养这一做法本身是不科学的。素养本身无所谓高级低级。就记背能力创造能力而言,它们有各自适用的情境和用途。在某种情境中,记背是必需的,比创造更重要;而在另外一种情境中,创造是必需的,比记背重要。只是从整体上看,创造比记背能力要复杂,更难形成。笔者认为用低阶素养高阶素养来区分它们比较合理。像身体素质、读写算等基础素养之所以没有被列入核心素养,是因为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的核心素养不一样。不是所有的基础素养都是核心素养,但这不能否认为核心素养都具有基础性。核心素养是素养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成分,是人进一步成长的基础和可能,是人进一步成长的内核。核心素养是基础素养中的关键少数

(三)强调教学目的的主体性

核心素养提出的立足点不是学科而是学生。核心素养指向人本身,唯有人,才可以用素质与涵养——素养——及其程度或水平来衡量。”“双基是立足于学科的,是从学科学习的角度确定哪些知识、技能最基础,其重点不在于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对学生的发展、生活的意义。核心素养是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角度来思考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有些知识、技能,从学科的角度看或许非常重要,但从学生的角度看可能不重要,那它就不能进入核心素养的范畴。有些素质,就学生作为主体的人而言,是非常缺乏的,它可能就成了核心素养。比如,创新能力是中国学生最缺的,因此在最近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创新就位列其中,而在专家建议的国民核心素养清单与重点中,创新能力则位列首位。总之,核心素养不仅要有助于个体满足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需求,更要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是为了学生的,是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其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人。

(四)关注教学目的的时代性

关注教学目的的时代性是指,核心素养是立足于当前这个社会而提出的,其目的是适应当前与未来的社会生活,并促进社会发展。正是因为这样,不同时代的核心素养不一样,而同一个时代的不同国家所提出的素养又具有某些共性。当今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社会,因此,沟通交流能力是所有国际组织、各国及各地区都重视的核心素养”“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能力(包括母语能力和外语能力),数学素养,自主发展(如独立自主、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索能力(如计划、组织与实施能力、创新与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主动探究能力)等也是多数国家(地区)都强调的核心素养。像团队合作、数字素养、创新精神等今天被视为核心素养的东西,在50年前就不是核心素养。



                                                                                                                               _____摘自天津教研网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