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备“读”要把好两关

(2020-02-11 13:10:54)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高夫亮

“新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强调了语文课堂教学中“读”的重要。怎样才能把“读”落到实处呢?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备“读”,在备“读”时须把好两个关。

一、把好教师朗读关

要真正读好书,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使自己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使自己的心与作者的心相沟通,达到通其心、感其性、明其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回答青年教师提出的有关备课上课的问题时,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自己的成功“秘诀”。他认为,教师要想备好课、上好课,唯先于学生读书,先于学生感悟,先于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他总要认认真真地将课文读上几遍,直至自己对课文充分感悟、充分体味。这样,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的法儿就浮于脑中,在教学中就能驾轻就熟。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花功夫放声朗读,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二、把好读的分类设计关

朗读教学要注重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读”时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做到下面两点。

1.有明确的目标。比如,有的朗读目标是正音;有的是为了加深对句子或文段的感悟;有的是为了体会语境,领悟情感;有的是为了启发想象,培养语感;有的是巩固记忆,熟读成诵;还有的是为了领会文章的写作技巧,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2.有周密的计划。根据不同的教材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由谁读(教师范读还是学生尝试着读),采取什么方式读(集体读、个别读还是分角色读),这些都要有周密的计划,设计好灵活多样的方式。像浅显易懂的课文,一般在引导学生感悟体会之前指名试读;而词句、内容较深的课文,一般适宜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前或理解中体会读。比如学习《黄河的主人》一文,由于学生对黄河、对艄公、对羊皮筏子、对艄公驾着羊皮筏子大胆地破浪前进等内容了解甚少,而文中有些描写又一时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在学文伊始时进行范读,以使学生在听中初步感悟。再如用第一人称写的故事适合于个人朗读,让学生感到文中的“我”就是自己;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或片段,则适合于分角色朗读;而节奏感强、感情饱满的课文,则可进行分组朗读。

总之,备“读”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学生自能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