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同课异构
(2020-01-12 20:19:13)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庞 倩
本周,我们英语组分别举办了初一两位老师和初三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活动。由于上周我们初一年级的的同课异构不是很成功,于是和杨主任商量再重新申报,打造一回。上完课后,我很欣喜,紧接着说了一句话:“我又成长了。”通过自己上这节课,以及学科老师集体的评课活动,加之在周三时又听了杨桂红主任的一节课,让我在迷茫当中理清了思路,寻找到了方向和今后的奋斗的目标。
一、因为年轻,所以激情是自己的一大法宝
相比于其它老教师,我觉得自己唯一的一个资本便是年轻,因为年轻,所以我要有活力,所以我要有激情,通过自己的激情与热情去感染、带动学生们,这也是一节课的一个兴致点。尤其要学习杨主任的放得开,以及阳光与自信。
二、充分预设、着重打造自己的预习课
这次课堂上,同学们的放不开,声音小,不流畅,最最根本的原因便是预习准备的不够,而这些的根源又在于自己的指导不到位,没有在预习课上做好充分的指导。比如说,单词的处理应该在预习课上处理,也就不会在展示课上又浪费一些时间,再比如说,对于同学们的对话,自己没有深入到各个小组去指导,而是成了想当然的放手给同学们,没有了大的原则的乱说了。今后自己一定在对话方面多些指导,在同学们的大展示前先来个小彩排。相比较而言,杨主任的思路清晰,节奏快捷,尤其是目标突出,整节课的中心不散乱。
三、把握重难点,挖掘与提升教材,增强自己课堂的艺术性和可推敲性。
之前,杨主任在说“小目标,大训练”时,自己感觉那似乎是一个概念,但这次自己是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课堂的精彩或者说有效与否,关键就在于对于重难点的突出与处理。亮出重难点后将英语的“听、说、读、写”四环节紧紧围绕他们,目标自然而然实现。
提升自己的课堂艺术性,关键在于自己对于教材的整体把握,期望自己以后的课堂能够有梯度,“前是后的铺垫,后是前的提升,在潜移默化当中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这便是自己最为理想的教学技能。
四、教师语言的精炼与艺术
在咱们杜郎口中学,老师在课堂上多说一句就等于是同学们少说了一句,也就是说我们“抢”了同学们的话语权,所以我们要打造自己的课堂语言,争取是“不该说的一句不说,该说的一定要说。”那句话要说,说的目的是什么,都要在自己的备课当中去预设好,这样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每一句话都要有它独特的价值。
五、课堂的快节奏与严谨性
打造好、锤炼好自己的语言后,加快整个课堂的节奏,同时无论什么要求争取在同学们活动之前,讲清楚,讲明白,而不是在他们活动进行当中再去打扰他们,否则更浪费时间。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只有多邀请别的老师去自己的课堂进行指导,才能帮自己这个当局者揭开谜团,才能拨开云雾见晴天,才能够收获成长的七色光,才能成就自己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