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两种教法引发的教学提问思考

(2019-12-30 17:31:21)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如何把数学计算课上得生动有趣?

如今,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给了学生更多思考和活动的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出发点,如果只是把法则直接告诉学生,再大量地做计算题进行巩固,学生可能只会做做计算题而已。学生出现的症状为——枯燥乏味、记忆不深刻、课后作业错误率高,当然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是有限的。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如何做好计算课堂的提问呢?以两次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为例。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早餐吃什么?(学生发言)

师:小华拿1.8元去百货店买方便面,每一袋0.6元,能买几袋呢?(3袋)

师:怎样列式呢?(1.8÷0.63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呢?(原来学的除数是整数,今天学的除数是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师:1.8÷0.63,你是怎样想的呢?(生1:因为30.6元是1.8元,所以1.8÷0.63。生2:我把它看作18÷63

师:你这种算法的依据是什么?(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如果你相念远方的亲人,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联络呢?(打电话)。

师:小红的姥姥家住四川,小华的爸爸最近出差去了美国,这两位同学分别给自己的亲人打了电话。

教师呈现打电话信息。

小红:国内长途,每分钟0.7元,电话费8.54

小华:国际长途,每分钟7.2元,电话费45

师: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师:那你们猜猜看,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呢?(学生说估算的方法)

师:如何要知道各自打电话的时间该如何解决呢?(学生想到了用除法计算)

师:你们看看今天的除法算式与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原来学的除数是整数,今天学的除数是小数)

师:看到这两个算式,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生2:我想知道除法竖式计算的格式。生3:我想知道与以前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有哪些地方不同?)

师:大家提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很有价值!我们今天就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起来研究——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板书课题)

师:会计算吗?(基本上说不会)

师:哎,你们不会做?!那是谁“惹得祸”?(学生一致说0.77.2)

师:你最希望0.7是哪个数就好了?7.2呢?(772

师:你们能利于学过的知识做到吗?(学生想到了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思考

思考一:创设一个优质的问题情境。

每一堂小学数学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完成都离不开数学问题的承载,教师的问题决定了学生提问的方向。其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本素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以上两种教法都有问题情境的创设,教法一的情境创设比较浅显,不能及时迸发学生的激情。教法二利用学生熟知的“打电话”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老师设计的“圈套” ,很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生活味”与“数学味”的统一,不能让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要让学生能从情境中引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让情境激发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索,只有这样的具有思维张力的情境才是好的情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算法和算理,把枯燥的计算付予生动和情趣。

思考二:为学生提供大胆提问的平台。

我们教师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依赖教师的“权威”迫使学生学习。我们中国有很多的行业都是这样,自己是“领导”,自己是某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自己说了算,往往抑制了行业的发展,一个科学领域的早日进步!最有效的办法是放下姿态交流探讨。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这样,我们知识的传授有很多载体和方法,往往老师的方法不一定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不一定是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如果把问题向学生抛出去,也许有“意外的惊喜”。往往一节优秀课的“出彩”都是在不经意间创造的。我们教师要能够摆正姿态,善于搭配知识的“营养套餐”,学生才会是健康而乐学的。

教法一没有给予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平台,一切都是老师在问,学生在回答,这种“打乒乓式的问答”有损无益。教法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发展的根源。这样接下来的探究就显得非常迫切和有意义。学生的一个个“我想知道”为课堂的教学指明了探究的方向,便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新知搭好“脚手架”。

思考三:要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估算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意识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下的计算教学,以教师讲解计算方法学生模仿为主,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往往注重笔算教学,轻视估算教学。教法一甚至抛弃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环节,没有估算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猜测、验证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也不利于算法多样化的训练,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就会减弱。教法二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并有了估算方法多样化的训练。

思考四: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提问的语言艺术。

数学课堂需要教师的发问和追问,教师适时的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发问,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真谛,教师及时的追问可以顺水推舟,帮助学生排难解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幽默语言是课堂的“调味剂”,教法二中,教师的一句“哎,你们不会做?!那是谁‘惹得祸’?” 一石激起千层浪,“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虽然学生目前还不会计算,老师一句幽默而富有针对性的语言带动了学生的思维碰撞,让学生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源。这样的提问恰到好处,学生顺势就能利用已学的知识(商不变的规律)解决问题。

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如何才能更有实效呢?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计算课本身的内容似乎显得枯燥干瘪,但是我们教师完全可以赋予计算课堂一个鲜活的身影。教师的“提问”应极力做到适时简洁、难易适度、语言幽默有趣。总之,教师在课堂中需用恰当的“问题”去碰撞学生的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