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教学设计留一道“缝隙”

(2019-12-13 09:47:12)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时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刻意追求所谓的“完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总是绞尽脑汁,教学目标中既要有“知识与能力”,又要有“过程与方法”,同时还不能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有听、说、读、写的形式,而且讨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一应俱全,教学挂图、实物道具、多媒体课件更是一个都不能少……短短的40分钟,一个环节紧接着一个环节,交替不同的教学形式,上演不同的学习方式,展示不同的教具,紧锣密鼓,密不透风。

但是,这种“多姿多彩”的教学设计的实际教学效果又是怎样的呢?许多教师反而感觉语文课越来越难上,课堂上往往顾此失彼,力不从心;学生们则一会听音乐,一会儿看视频片段,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课堂就短短的40分钟,这些“精心烹制”的“满汉全席”恐怕只会令学生消化不良罢了。

语文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个性和才华的舞台,应该给他们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留一道缝隙”。新课程倡导“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不意味着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都得全面兼顾,我们应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实际考虑,有所偏重,有所取舍;教具的使用不是模特展示,各种款式的衣服都得穿一穿,那样会让学生眼花缭乱的;一些和文本主题关系不大,并且会浪费不少时间的教学环节,教师完全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或直接舍弃;一些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讨论,可以让学生静思默想或进行练笔……

少则明,多则惑。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大胆取舍,给学生留一道缝隙,这样的课堂才充满自然魅力,才会形成学生所向往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轻松,课堂才会有生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