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践体验,多法积累

(2019-12-13 09:46:06)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陈刚

小语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积累”,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学不好语文。笔者认为:老师应创设各种富有吸引力的语言环境,教学生积累。

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情感

学生阅读课文,要读到“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就要求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体验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多一些个性化阅读,充实课文中的情感形象。

《梅花魂》讲的是外祖父飘泊异乡,他在垂老之年刻骨铭心地思念祖国。他把爱中华民族的精神寄寓在爱梅花之中。学生在学课文前,先搜集相关背景资料,再对文中人物在各处的特殊环境中的所做、所说、所想,就能较好地理解人物的感情。在引导学生朗读本课时,首先读懂“五件事”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和通过梅花寄托的爱国之情,并从中领会课题“梅花魂”的含义。本课的开头段和结尾段都是讲梅花想到外祖父,中间则是对外祖父爱国之情的具体回忆。引导学生反复对照朗读,体验外祖父的爱国情。

二、激发学习兴趣,积累语言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语言潜力高。善于模仿,喜欢说话,而且好胜。老师应创设各种富有吸引力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积累语言。我在教学六年级语文 <<将相和>>这课时,将全班分为“将”、“相”、“和”三组,采用竞赛表演方式学习课文。导入课文时,我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动员各小组“招兵埋马”:先用本组组名组词。大家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通过人人组词将课题中三个多音字的读音、字义全都一网打尽。我见好就收,让学生说说在本课中课题该怎么读,并用刚组的词来理解课题。在第二个环节讲故事。请各组在前节课互讲故事的基础上,选一名代表讲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一个故事,讲完后请另一名同学给这个故事命名。然后请本组代表说这个故事最为精彩的内容,第二组同学便给刚才讲的同学挑“刺”,说说他讲的故事在内容、情感上讲得不到位的地方。最后一组的同学则专拣这位同学讲得优点之处进行赞扬。课尾部分我安排同学们来分析蔺相如、廉颇、

秦王、赵王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充分说说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说一下理由。然后对照这些人物性格特点找找我们班上的“蔺相如”、“廉颇”……评评我们身边的老师都像哪些人物。整堂课学生兴致勃勃,能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和见解。

教师要创设各种富有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敢说、愿说,达到会说,从而使语言文字训练变得生动、鲜活。语言在积累中得到提高。

三、倡导综合性学习,积累方法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需要学生综合性学习。这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体现在学习过程中,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充分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生活。

读中生疑,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在教学《卜算子 .咏梅》时,由于这是一首古体词,“词”这种文

学样式对小学生来讲是完全陌生的。“词”具有什么特色的文体?小学生很难独立理解,不容易跟上作者的思路,更难于和任教的思想感情

产生共鸣。因此,教学中必须安排一个质疑的环节,通过质疑,了解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技巧障碍。学生充分质疑后引导将问题进行归类、整合,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能在语文活动中,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教师就组织学生各种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教学《草船借箭》采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请几位同学演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其余学生可演士兵,可当导演。学生在边演边讲读时,“导演们”可作适当语气提示语、动作提示语、神态提示语等帮助同学把人物演活。如周瑜怎样说“……用什么兵器最好” (明知故问),诸葛亮怎样回答:“只要三天。”(胸有成竹)

勤于动手,获取新知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这都需要经常去实践。

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引导学生列表方法表现出小女孩划火柴的次数,当时情景,她想起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完《穷人》这课后,引导学生想象桑娜一家的后来的生活,续写《穷人》。学习《向往奥运》前搜集有关奥运知识,有关北京 2008年奥运会资料,作好知识卡片。课堂中学生集中交流奥运知识。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多法积累,学会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