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程变革如何以学习为中心(1)

(2019-12-09 22:39:45)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校课程变革呈现出从缺位到回归再到繁荣的发展脉络。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科学规划学校课程,推进跨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如何建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校课程体系?近日,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课程变革”论坛在上海市松江区立达中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400余人共同探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变革。

    跨学科课程学习将成为趋势

    崔春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强调以学科知识体系编制为主,强调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学生简捷、有效、系统地获取学科知识。但这种分科课程设置会导致学科之间割裂,束缚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海市教委20183月公布的《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强调,破除唯分数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素养,并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设置跨学科案例分析题,以此提高初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从内涵与目标等方面来看,开展跨学科课程顺应了这一要求。跨学科课程是一种知识观和课程方法,通过有意识地运用来自多个学科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来研究一个重要主题、问题、议题、话题或经验。跨学科有几大要素:一是跨学科要以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依托;二是跨学科要超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关注复杂问题或课题的全面认识与解决;三是跨学科要有明确、整合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四是跨学科旨在推动新认知、新产品的出现,鼓励在跨学科基础上完成创新与创造。跨学科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科知识间的界限,有利于破除传统学科教学知识孤立化、碎片化的弊端,打破传统分科教学“去生活化”的藩篱,使教学回归儿童的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能力。

    目前,跨学科课程在实践中存在误区:不少教师将以学科为中心,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两门及以上学科课程的学习都视作跨学科课程学习,这实际上是把多学科课程学习与跨学科课程学习混为一谈。跨学科课程不是仅仅把两门学科“黏”在一起创造一个新产品,而是思想和方法的整合、综合,是以系统的、整合的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我国中小学对跨学科课程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还处于一种尝试和摸索阶段,但随着课程变革的推进,开展跨学科课程项目学习必将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