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不”看课堂提问
(2019-11-30 20:59:02)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李彩虹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我们常常从教师本位角度去关注如何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艺术,却忽略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和课堂提问的受体——学生的“三不”学习状态与课堂提问的联系。
一、学生不会回答问题
细心的教师都会发现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他们要么不举手,要么似举非举。分析这些学生不难发现,他们的性格大都是内向的、胆小的、自卑的。最怕教师的轻易否定和粗暴训斥,最怕同学的刺耳奚笑和入骨讥讽,那样无异于推他们进万丈深渊。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多给予一些爱心和“阳光”,创造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教师期待的目光、同学鼓励的掌声......这些包含爱心的阳光最能帮助他们走出心中人为设置的“黑暗”。我们不要苛求他们的答案标准、生动,注意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性,肯定他们答案中的新、奇、趣,尽量从他们的答案中沙里淘金,多找闪光点来表扬他们,也让他们尝尝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他们的不敢逐渐会变成我要。
三、学生不愿回答问题
不可否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面对不同教师的提问,表现是不尽相同的。甲教师提问,学生跃跃欲试,抢着回答;乙教师提问,学生冷眼相待,即使点名被迫站起来,也是一言不发。究其原因,多半是师生关系紧张。许多事实证明:学生最讨厌冲动、粗暴、专制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中没有一席之地,学生拒绝他、抵制他,自然而然地消极对待他的课。假如果真如此,教师需要放下师道尊严,将心比心地与学生真诚交流,用实际爱心和言行去感化学生,赢得教师亲切而正直形象的重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回报给你的惊喜必将在不远处等着你。
总之,关注学生的“三不”学习状态,设身处地、千方百计地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问题设计,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这样教师的讲堂才能彻底变成学生的学堂。如此,学生主体真正得到确立,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的三维目标何愁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