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之我见
(2019-11-24 18:45:03)
标签:
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劳动之一,也是语文教师务必遵循的重要工作。为此,语文教师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作文批改上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理论也在突飞猛进。语文教师理应“与时俱进”,运用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更为经济的方法搞好作文教学工作。新《课标》提出,作文评估“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就给了语文教师非常宽松的评价手段,同时也为他们“松绑”和“减负”,把语文教师从批改作文的繁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怎样提高批改效率,是作文教改的重要课题,也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命题。
一、巡视批改法
在学生作文时,应该是教师最繁忙的时候,教师务必巡视于伏案忙着写作的学生之中,随时和学生讨论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错句和病句等。发现作文中的有错字、错句的时候,教师只要蜻蜓点水式地说上“请注意,你的作文中有错别字”或者“这句话你再斟酌斟酌”就可以了,至于错在什么地方,则由他们自己去寻找。把改错留给学生自己去做,也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写作细细体会的学习习惯。
巡视到特别好的开头或结尾可在课堂上,口头评论一番,让写作差的同学学习和借鉴。巡视到特别糟糕的开头或结尾,如果是带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则可以拿到全班来进行就地讨论,来个“现场办公”,也就是先明理再写作,即时的“巡视批改”是改正学生作文欠缺的重要一环。
二、朗读批改法
“朗读批改”就是在全体学生完成作文后,请某一位学生朗读他(她)的文章,教师则在旁边进行实时的评说。
作文之后立即进行“朗读评改”,此刻学生的创作激情还在,自己写作的情况记忆犹新,教师提及的评改问题,都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其讲评效果远比下次作文前才进行要实在得多。
“朗读评改”的作文应该是教师在巡视学生作文的时候就发现的“两头”文章。教师就作文中用词、炼句、结构、主题提炼等等进行口头评说,也可以提出问题请小作者口头回答,还可以请其他学生对文章进行讨论。讨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着眼最具体的词句,再逐渐地理解文章结构、详略、主题等。讲座时要尽量多地肯定文章优点,对文章的缺点,不仅要说明“为什么”。还要提出比较具体的修改意见。教师选取“朗读评改”文章时,要顾及全体。要让每个学生的文章都能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盯住某些文章会冷落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还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评改中来。有时候还要用开火车的方式请学生一个跟着一个地用“一句话语评说”文章,观点还要“尽量不一样”,用这样的方法能“逼”着学生评说文章,并特别注意倾听别人的评点意见。经常这样地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文章的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理性写作水平。
三、赏析批改法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批语往往空洞且格式化,诸如“语言优美、描写细致、结构完整、中心突出”之类的四字成语,语文教师大多屡用不厌,学生也是屡见不鲜。还有就是评语往往批评多,表扬少。教师大多爱挑学生作文的毛病,就算面对一篇好作文,不找出点毛病似乎就显得教师没有水平。殊不知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经验证明,写作上的毛病只会在学生不断写作的过程中自愈,而不会靠教师的什么“苦口良药”治愈。为此教师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与其煞费苦心的去挑毛病,不如仔细找一找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只有一个亮点,教师的批改也应着重这一亮点,而不是其它的几个缺点。这不是“以偏概全”,无数事实表明,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交换批改法
交换批改法是指教师收齐作文本对换发给学生,指导学生相互批改的方法。可在平行的两个班对换,也可在一个班内对换,还可把一班学生按邻座编成批改小组对换批改。批改时每个学生先认真批改分给自己的作文,再交换复查,纠正批改中的不当之处,最后教师收阅。交换批改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批改前教师要作出批改要求,批改后要检查批改情况,进行总结讲评。这种批改方法,可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同时开阔了眼界。
五、示范批改法
示范批改意即教师先示范批改,再让学生交换批改作文的方法。教师先把作文的评分标准公布给学生,并选用一篇范文对照标准进行讲解,再抽上等、中等、下等作文示范批改,后把作文分发给各组或个人交换批改。这样做既可使学生对作文的标准心中有数,也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通过以上五种批改方法,就把教师从以前“死”的批改作文方法中解放出来,作文批改的力度加大了,但是教师总的工作量却减少了,语文教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