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设习作情境,激发习作情感

(2019-11-15 13:30:02)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姬百合

“作文的根本在于心灵的丰富”(孙绍振语),文章成功的关键在于贴近自我的心灵,作文教学的使命就是给孩子一个自由想像和自由创造的空间,如何把学生导向一种自由开放的状态,让孩子的习作回到本真的状态,真实地袒露自我,放飞心灵呢,我认为关键就是“优化心境”。如何优化习作心境呢?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的:“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学习的条件”。

如何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情感呢?本人就从以下的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把活动引进课堂

把活动引进课堂是创设习作情景,激发习作情感的一种方法。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许多科学家小时候就是在玩中开启了探求知识的大门。把活动引进习作课堂能让学生全身心地体验到快乐,由快乐产生智慧的火花,打开情感的闸门,用笔书写心中的快乐,从而减轻了学生习作的心理负担,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

例如:可以开展“盲人摸象”、“猜猜他(她)是谁”、“猜字谜比赛”、“课本剧表演”、“双人连跳比赛”“魔术大会”、“金话筒”、“诗歌朗诵会”、“才艺展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享受快乐,乐于表达。

二、把实物引进课堂

真实的视觉刺激能诱发人的内心情感。如国际的许许多多成功的影视巨作,它们之所以能扣人心弦,震撼人心不就是因为给人于视觉上的享受吗?视觉上的冲击能激发人内心深处的“情弦”让人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这就是“情动而辞发”,小学生在习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正是因为心中“无情”所以“无辞”。因此在习作教学时应创设情境,把实物引进课堂让学生得到视觉上的冲击,这样他们自然就有话可说。

例如在指导写水果的习作时,可以带一篮水果进课堂,可以有新鲜的桂圆,诱人的香蕉,红通通的苹果,金黄的鸭梨、火红的桔子等,鲜艳的颜色,浓浓的果香,怎能不激发学生心中的那份情呢?学生的“话匣子”就自然而然地被打开了。

三、把生活引进课堂

正如施建平老师所说的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习作不仅仅是以生活为源泉,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的一部分。邵坤老师的《放飞童年》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邵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许多学生生活的照片和许多精彩的瞬间,让学生喜滋滋地回顾生活当中的趣事,乐滋滋地演示游戏过程,动情地讲述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所有的这些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精彩。学生心中的那股情感的潮水自然地从笔端流畅而出。

总之,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是优化习作心境的有效途径,教师给学生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心灵等到解放,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有长足的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