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深化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

(2019-11-02 22:08:41)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研究

由中国教师报、天津市教委、天津市教科院联合举办的《全国不同风格与流派课改名家论坛暨天津中学国赫孚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1-22日在天津市鑫茂天财酒店举行,22日上午,我应邀大会点评了国赫孚校长的教学思想。发言稿如下。

 

[转载]深化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

深化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

——点评国赫孚校长的教学思想

王敏勤

 

天津中学的国赫孚校长通过多年的实践得出一个结论: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改革的关键在模式,模式运用的关键在教师。这个结论也是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

一、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

这次课程改革顾名思义是课程的改革,特别是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置了八大领域13门必修课程,以模块的方式设置了若干门选修课程,并有若干学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初中的课程设置也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扩大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重,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围绕课程设置,各科都制定了国家的课程标准。但不管课程怎么变,教材怎么编,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因为学生在校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学生的学习任务也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完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一名校长,其主要精力也应该在课堂,学校工作的重点也应该在课堂。纵观全国的名校,都是一把校长亲自带领老师们搞课堂教学改革。所以国赫孚校长多年来最关注的也是课堂。作为一名特级教师,他熟悉课堂教学的规律,熟悉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知道教师应该怎样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多年来,只要不是外出开会,他每天都泡在课堂上,听课评课,与老师们一起切磋教学的技艺。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往往家长信不过、社会信不过,生源不理想。家长最关心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国校长从建校初就确定学校的工作重点是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天津中学这所名不见经传的新建学校,就成为全市名列前茅的高中示范校。

二、课堂改革的关键在模式

这次课程改革不仅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变化,在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方面也有很大的变革。如何使老师们很快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如何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上?国校长经过多年的探索认识到,学校只有建立适应于本校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适应跨越式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实际上这已经成为许多专家的共识: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模式。因为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是各种教学理念的载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正如朱永新教授说的:离开了教学模式,任何的教学理念都是过眼浮云。有了一定的教学模式,青年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入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这几年国校长听到外地有好的教学模式就带领老师们去学习,学习了就在本校实践。他们通过“看”(学访参观)——“听”(讲座和经验)——“学”(读书)—— “思”(反思感悟)——“谈”(论坛交流)——“做”(做课)这六部曲,逐步形成了适应本校实际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这就是“引入——自学——交流——展示——反馈——总结”六环节。有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就会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增强教学的科学性。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已经在该校的高中和初中各科全面实施。

三、教学模式的关键在教师

一个学校确立了课堂教学模式并不能保证万事大吉。国校长在听课中发现:东施效颦地照搬模式,有时会导致教学的无效。课堂教学模式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并不能保证每个教师都能够灵活合理的使用。教师本人的教学理论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天津中学有高中和初中两个学段,各门学科的差别也很大。如何使这一教学模式适应于不同的学科、课型和教学对象,国校长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教师真正理解了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解了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相对固定的,而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同一模式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国校长说:“有时候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果教师自己对课程标准不了解,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都不能把握,对学生的引导也很可能是误导。

课堂教学不是把学生发动起来就行了,也不是完全靠学生的自学就能解决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重要的就像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导演不会代替演员演出,但演员必须体现导演的意图。一部电影就是导演的作品,一堂课就是教师的作品。模式的问题解决了,学校要全力解决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的问题。路径只有一条,“让教师走向研究,走向集体研究”。

根据运用自主学习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的需要,天津中学确定了十个小课题,被老师们称为“国十条”:1.构建本学科课堂教与学的基本模式;2.精心创设教学情境;3.合理确定教学目标;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精心设计课堂问题;6.组织有效课堂交流;7.提炼学科思想;8.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9.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0.实现当堂反馈矫正。这十个小课题是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拟定的,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自主学习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价值就会得到充分的彰显。为此学校成立了若干课题组,分工研究这十个小课题,把它作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目前这项工作已经结出成果,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做到了“一模多法”,大家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学风格灵活运用六环节的教学模式,使学校统一的教学模式与灵活多变的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广大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认同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可以说,国赫孚校长关于课程改革“三个关键”的思想,有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有些学校只所以搞了多年的课程改革而没有效果,很重要的是没有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