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離婁下》46/2023.07
[由仁義行]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全文及白話譯,請見文末下載版。
***
這句,是常見的。
但,這句之重要,在於對儒學的基礎性輪廓,做了清楚的描述。
一、異於禽於獸者幾希。
人和人之外的一般動物,幾幾乎乎完全一樣,維持肉體的持存和傳宗接代的諸種活動和行為,沒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人,和一般的動物之不同,在於:能有清楚的超越性的良心之聲的給出。
良心之聲,指向著存在的意義,而不是肉體的持存和繁衍。這是超越於肉體視野但又是來自於個體的。
這是人之異於禽獸的獨有現象。
再來,二;人有自由意志。人和良心之關係,是一種被給與的關係。良心之聲,一定會給出。但你可以決定,聽或不聽。這是自由意志。
用佛學的術語,這裡才是「我」。我執的我。
聽不聽,這種差別,儒家給了不同的判別:君子和小人。
君子,就只是願意去聽良心之聲,並最大可能的依之去做。
庶人,就是考慮考慮,看看對自己是不是有損。
德性,就是依良心之聲而來的行為。也可以說是佛學的「無我」。
憑良心講,這一部分,即人和自由意志的關係,佛學的整體論證和說明,比儒學強太多了。
儒學只提出現象。佛學則最後談到了阿賴耶。
三、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所以,人倫,並不是一種人為的想像之社會性行為。
庶物:人與他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模態。
庶物和人倫,是一種具形而上力量的超越之聲的良心,對我們所給出的一種應該的行為模態。
兄友弟恭,並不容易,有時,難。但,你如果做得到,你會「安心」。
安心,是一種良心之聲被實踐之後的一種感受。
安心這種感受現象:標示出了: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所以孔子說:女安則為之!
但,再強調,安不安不是你自己決定的,你沒有那能力啦。安不安,是良心之實踐與否之後,超越地對你給出的。
安不安,你只能被動的被接受。
有些人會強辯,說自己安。
但孟子說,自己講的不算。良心,半夜會跑出來跟你說,你騙不了自己。
這種現象,孟子說是:夜氣。
所以: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孟子. 离娄下》46/2023.07
[由仁义行]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全文及白话译,请见文末下载版。
***
这句,是常见的。
但,这句之重要,在于对儒学的基础性轮廓,做了清楚的描述。
一、异于禽于兽者几希。
人和人之外的一般动物,几几乎乎完全一样,维持肉体的持存和传宗接代的诸种活动和行为,没什麽本质上的不同。
人,和一般的动物之不同,在于:能有清楚的超越性的良心之声的给出。
良心之声,指向着存在的意义,而不是肉体的持存和繁衍。这是超越于肉体视野但又是来自于个体的。
这是人之异于禽兽的独有现象。
再来,二;人有自由意志。人和良心之关係,是一种被给与的关係。良心之声,一定会给出。但你可以决定,听或不听。这是自由意志。
用佛学的术语,这裡才是「我」。我执的我。
听不听,这种差别,儒家给了不同的判别:君子和小人。
君子,就只是愿意去听良心之声,并最大可能的依之去做。
庶人,就是考虑考虑,看看对自己是不是有损。
德性,就是依良心之声而来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佛学的「无我」。
凭良心讲,这一部分,即人和自由意志的关係,佛学的整体论证和说明,比儒学强太多了。
儒学只提出现象。佛学则最后谈到了阿赖耶。
三、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所以,人伦,并不是一种人为的想像之社会性行为。
庶物: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係模态。
庶物和人伦,是一种具形而上力量的超越之声的良心,对我们所给出的一种应该的行为模态。
兄友弟恭,并不容易,有时,难。但,你如果做得到,你会「安心」。
安心,是一种良心之声被实践之后的一种感受。
安心这种感受现象:标示出了: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所以孔子说:女安则为之!
但,再强调,安不安不是你自己决定的,你没有那能力啦。安不安,是良心之实践与否之后,超越地对你给出的。
安不安,你只能被动的被接受。
有些人会强辩,说自己安。
但孟子说,自己讲的不算。良心,半夜会跑出来跟你说,你骗不了自己。
这种现象,孟子说是:夜气。
所以: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孟子.離婁下》46/2023.07[由仁義行]
《孟子. 離婁下》46/2023.07
[由仁義行]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全文及白話譯,請見文末下載版。
***
這句,是常見的。
但,這句之重要,在於對儒學的基礎性輪廓,做了清楚的描述。
一、異於禽於獸者幾希。
人和人之外的一般動物,幾幾乎乎完全一樣,維持肉體的持存和傳宗接代的諸種活動和行為,沒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人,和一般的動物之不同,在於:能有清楚的超越性的良心之聲的給出。
良心之聲,指向著存在的意義,而不是肉體的持存和繁衍。這是超越於肉體視野但又是來自於個體的。
這是人之異於禽獸的獨有現象。
再來,二;人有自由意志。人和良心之關係,是一種被給與的關係。良心之聲,一定會給出。但你可以決定,聽或不聽。這是自由意志。
用佛學的術語,這裡才是「我」。我執的我。
聽不聽,這種差別,儒家給了不同的判別:君子和小人。
君子,就只是願意去聽良心之聲,並最大可能的依之去做。
庶人,就是考慮考慮,看看對自己是不是有損。
德性,就是依良心之聲而來的行為。也可以說是佛學的「無我」。
憑良心講,這一部分,即人和自由意志的關係,佛學的整體論證和說明,比儒學強太多了。
儒學只提出現象。佛學則最後談到了阿賴耶。
三、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所以,人倫,並不是一種人為的想像之社會性行為。
庶物:人與他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模態。
庶物和人倫,是一種具形而上力量的超越之聲的良心,對我們所給出的一種應該的行為模態。
兄友弟恭,並不容易,有時,難。但,你如果做得到,你會「安心」。
安心,是一種良心之聲被實踐之後的一種感受。
安心這種感受現象:標示出了: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所以孔子說:女安則為之!
但,再強調,安不安不是你自己決定的,你沒有那能力啦。安不安,是良心之實踐與否之後,超越地對你給出的。
安不安,你只能被動的被接受。
有些人會強辯,說自己安。
但孟子說,自己講的不算。良心,半夜會跑出來跟你說,你騙不了自己。
這種現象,孟子說是:夜氣。
所以: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孟子. 离娄下》46/2023.07
[由仁义行]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全文及白话译,请见文末下载版。
***
这句,是常见的。
但,这句之重要,在于对儒学的基础性轮廓,做了清楚的描述。
一、异于禽于兽者几希。
人和人之外的一般动物,几几乎乎完全一样,维持肉体的持存和传宗接代的诸种活动和行为,没什麽本质上的不同。
人,和一般的动物之不同,在于:能有清楚的超越性的良心之声的给出。
良心之声,指向着存在的意义,而不是肉体的持存和繁衍。这是超越于肉体视野但又是来自于个体的。
这是人之异于禽兽的独有现象。
再来,二;人有自由意志。人和良心之关係,是一种被给与的关係。良心之声,一定会给出。但你可以决定,听或不听。这是自由意志。
用佛学的术语,这裡才是「我」。我执的我。
听不听,这种差别,儒家给了不同的判别:君子和小人。
君子,就只是愿意去听良心之声,并最大可能的依之去做。
庶人,就是考虑考虑,看看对自己是不是有损。
德性,就是依良心之声而来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佛学的「无我」。
凭良心讲,这一部分,即人和自由意志的关係,佛学的整体论证和说明,比儒学强太多了。
儒学只提出现象。佛学则最后谈到了阿赖耶。
三、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所以,人伦,并不是一种人为的想像之社会性行为。
庶物: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係模态。
庶物和人伦,是一种具形而上力量的超越之声的良心,对我们所给出的一种应该的行为模态。
兄友弟恭,并不容易,有时,难。但,你如果做得到,你会「安心」。
安心,是一种良心之声被实践之后的一种感受。
安心这种感受现象:标示出了: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所以孔子说:女安则为之!
但,再强调,安不安不是你自己决定的,你没有那能力啦。安不安,是良心之实践与否之后,超越地对你给出的。
安不安,你只能被动的被接受。
有些人会强辩,说自己安。
但孟子说,自己讲的不算。良心,半夜会跑出来跟你说,你骗不了自己。
这种现象,孟子说是:夜气。
所以: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