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離婁下》44/2023.07
[不祥之實]
孟子曰:「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
全文及白話譯,請見文末下載版。
***
這句,不容易理解。
《章句》:疑或有闕文焉。
缺文。這在對話體中,是很嚴重的。
對話,要有完整性,最後的意義才會跑出來。
例如,…………打電動很好…………
在這一對話中,可能出現「打電動很好」的文本證據,但,最後的結論是什麼?要在對話的最後,才會顯現出來。
這是對話體的特色。重點是,讓文本的流動完整,才使得你理解了什麼意義。而那意義,往往不是字面上的直接的那樣。
讀古文。不要抓住了中間的一個文字句子,就直接的認為意義就是那樣。
但,在這裡,我們也只能直接的試著解讀。
言無實。是指什麼呢?
言怎麼會無實呢?言就是文字或媒介,就一定會有意義產出。可以說,意義是優或劣,但一定有意義啊。
如果從意義的角度來說,言,不可能無實的。有言,就一定有實。
譯文本說,「說話而無內容」,這我不認同。說話,只要說出來,一定有內容。只是內容,優或劣。
那麼,言與實是指什麼呢?是指,言說和實踐。
講的出來,你做的到嗎?
古典關注的是人生的存在意義問題。實是指,實踐的了嗎?
講的好,但卻做的不多。這是,言無實,不祥。
不祥,是對言無實這樣的現象的,一種孟子給出的評價。
孟子的評價,很有意思哦。不祥。
不祥,是指東西存在了。但這種存在,對生命的德性成熟,有防礙。
言行不一致。這是一般人的常態。我也一樣。多著呢?
但,所以,就沒關係了嗎?
孟子說,留個心眼吧。這是對生命德性成長有防礙的。對這種行為,要察覺,要可能地避免。
形成言行不一致的現象的語言呈現,不好在那裡呢?
蔽賢者當之。
這種語言,會防礙了他人去相信了之後的實踐的可能性。
生命的成長,是實踐的,而且必然會有效果的。所以,因種生命變化的利益,你會再向上。
你讀書,你對他人好,一定會有某種效果的。所以,你生命往那方向去變化。
你講了一些實踐不了的話,別人做了之後,沒有得到利益,於是不相信生命可以改變的可能性。
那麼,就是蔽賢者當之。
孟子講的簡單。
佛學說,這是斷人法身慧命。
果報,如你去看佛學的寓言式描述,大概會驚心膽跳。
同學,鼓勵其他同學讀書。
不要防礙他人讀書。
斷人法身慧命。果報,真的不可思議。
全譯文,見下載版723頁: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孟子. 离娄下》44/2023.07
[不祥之实]
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
全文及白话译,请见文末下载版。
***
这句,不容易理解。
《章句》:疑或有阙文焉。
缺文。这在对话体中,是很严重的。
对话,要有完整性,最后的意义才会跑出来。
例如,…………打电动很好…………
在这一对话中,可能出现「打电动很好」的文本证据,但,最后的结论是什麽?要在对话的最后,才会显现出来。
这是对话体的特色。重点是,让文本的流动完整,才使得你理解了什麽意义。而那意义,往往不是字面上的直接的那样。
读古文。不要抓住了中间的一个文字句子,就直接的认为意义就是那样。
但,在这裡,我们也只能直接的试着解读。
言无实。是指什麽呢?
言怎麽会无实呢?言就是文字或媒介,就一定会有意义产出。可以说,意义是优或劣,但一定有意义啊。
如果从意义的角度来说,言,不可能无实的。有言,就一定有实。
译文本说,「说话而无内容」,这我不认同。说话,只要说出来,一定有内容。只是内容,优或劣。
那麽,言与实是指什麽呢?是指,言说和实践。
讲的出来,你做的到吗?
古典关注的是人生的存在意义问题。实是指,实践的了吗?
讲的好,但却做的不多。这是,言无实,不祥。
不祥,是对言无实这样的现象的,一种孟子给出的评价。
孟子的评价,很有意思哦。不祥。
不祥,是指东西存在了。但这种存在,对生命的德性成熟,有防碍。
言行不一致。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我也一样。多着呢?
但,所以,就没关係了吗?
孟子说,留个心眼吧。这是对生命德性成长有防碍的。对这种行为,要察觉,要可能地避免。
形成言行不一致的现象的语言呈现,不好在那裡呢?
蔽贤者当之。
这种语言,会防碍了他人去相信了之后的实践的可能性。
生命的成长,是实践的,而且必然会有效果的。所以,因种生命变化的利益,你会再向上。
你读书,你对他人好,一定会有某种效果的。所以,你生命往那方向去变化。
你讲了一些实践不了的话,别人做了之后,没有得到利益,于是不相信生命可以改变的可能性。
那麽,就是蔽贤者当之。
孟子讲的简单。
佛学说,这是断人法身慧命。
果报,如你去看佛学的寓言式描述,大概会惊心胆跳。
同学,鼓励其他同学读书。
不要防碍他人读书。
断人法身慧命。果报,真的不可思议。
全译文,见下载版723页: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孟子.離婁下》44/2023.07[不祥之實]
《孟子. 離婁下》44/2023.07
[不祥之實]
孟子曰:「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
全文及白話譯,請見文末下載版。
***
這句,不容易理解。
《章句》:疑或有闕文焉。
缺文。這在對話體中,是很嚴重的。
對話,要有完整性,最後的意義才會跑出來。
例如,…………打電動很好…………
在這一對話中,可能出現「打電動很好」的文本證據,但,最後的結論是什麼?要在對話的最後,才會顯現出來。
這是對話體的特色。重點是,讓文本的流動完整,才使得你理解了什麼意義。而那意義,往往不是字面上的直接的那樣。
讀古文。不要抓住了中間的一個文字句子,就直接的認為意義就是那樣。
但,在這裡,我們也只能直接的試著解讀。
言無實。是指什麼呢?
言怎麼會無實呢?言就是文字或媒介,就一定會有意義產出。可以說,意義是優或劣,但一定有意義啊。
如果從意義的角度來說,言,不可能無實的。有言,就一定有實。
譯文本說,「說話而無內容」,這我不認同。說話,只要說出來,一定有內容。只是內容,優或劣。
那麼,言與實是指什麼呢?是指,言說和實踐。
講的出來,你做的到嗎?
古典關注的是人生的存在意義問題。實是指,實踐的了嗎?
講的好,但卻做的不多。這是,言無實,不祥。
不祥,是對言無實這樣的現象的,一種孟子給出的評價。
孟子的評價,很有意思哦。不祥。
不祥,是指東西存在了。但這種存在,對生命的德性成熟,有防礙。
言行不一致。這是一般人的常態。我也一樣。多著呢?
但,所以,就沒關係了嗎?
孟子說,留個心眼吧。這是對生命德性成長有防礙的。對這種行為,要察覺,要可能地避免。
形成言行不一致的現象的語言呈現,不好在那裡呢?
蔽賢者當之。
這種語言,會防礙了他人去相信了之後的實踐的可能性。
生命的成長,是實踐的,而且必然會有效果的。所以,因種生命變化的利益,你會再向上。
你讀書,你對他人好,一定會有某種效果的。所以,你生命往那方向去變化。
你講了一些實踐不了的話,別人做了之後,沒有得到利益,於是不相信生命可以改變的可能性。
那麼,就是蔽賢者當之。
孟子講的簡單。
佛學說,這是斷人法身慧命。
果報,如你去看佛學的寓言式描述,大概會驚心膽跳。
同學,鼓勵其他同學讀書。
不要防礙他人讀書。
斷人法身慧命。果報,真的不可思議。
全譯文,見下載版723頁: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孟子. 离娄下》44/2023.07
[不祥之实]
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
全文及白话译,请见文末下载版。
***
这句,不容易理解。
《章句》:疑或有阙文焉。
缺文。这在对话体中,是很严重的。
对话,要有完整性,最后的意义才会跑出来。
例如,…………打电动很好…………
在这一对话中,可能出现「打电动很好」的文本证据,但,最后的结论是什麽?要在对话的最后,才会显现出来。
这是对话体的特色。重点是,让文本的流动完整,才使得你理解了什麽意义。而那意义,往往不是字面上的直接的那样。
读古文。不要抓住了中间的一个文字句子,就直接的认为意义就是那样。
但,在这裡,我们也只能直接的试着解读。
言无实。是指什麽呢?
言怎麽会无实呢?言就是文字或媒介,就一定会有意义产出。可以说,意义是优或劣,但一定有意义啊。
如果从意义的角度来说,言,不可能无实的。有言,就一定有实。
译文本说,「说话而无内容」,这我不认同。说话,只要说出来,一定有内容。只是内容,优或劣。
那麽,言与实是指什麽呢?是指,言说和实践。
讲的出来,你做的到吗?
古典关注的是人生的存在意义问题。实是指,实践的了吗?
讲的好,但却做的不多。这是,言无实,不祥。
不祥,是对言无实这样的现象的,一种孟子给出的评价。
孟子的评价,很有意思哦。不祥。
不祥,是指东西存在了。但这种存在,对生命的德性成熟,有防碍。
言行不一致。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我也一样。多着呢?
但,所以,就没关係了吗?
孟子说,留个心眼吧。这是对生命德性成长有防碍的。对这种行为,要察觉,要可能地避免。
形成言行不一致的现象的语言呈现,不好在那裡呢?
蔽贤者当之。
这种语言,会防碍了他人去相信了之后的实践的可能性。
生命的成长,是实践的,而且必然会有效果的。所以,因种生命变化的利益,你会再向上。
你读书,你对他人好,一定会有某种效果的。所以,你生命往那方向去变化。
你讲了一些实践不了的话,别人做了之后,没有得到利益,于是不相信生命可以改变的可能性。
那麽,就是蔽贤者当之。
孟子讲的简单。
佛学说,这是断人法身慧命。
果报,如你去看佛学的寓言式描述,大概会惊心胆跳。
同学,鼓励其他同学读书。
不要防碍他人读书。
断人法身慧命。果报,真的不可思议。
全译文,见下载版723页: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