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下》07/2022.12顧左右而言他

2022-12-06 09:14:50

《孟子.梁惠王下》07/2022.12 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07/2022.12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白話譯,見文末。

×××

這篇有一句常用成語:顧左右而言他。

哈,你一定常看到這場景,你自己也一定會用到這場景。

孟子在講人情世故嗎?

當然不是。那,孟子想要強調什麼呢?

這裡用類比來說明什麼?

類比首先提「朋友」,再來是提「職位擔任者」。

在文中的這二者之「行為」,都被宣王否定掉。

可見,人是可以「明辨是非的」,一定是有那能力的。

文中所提的二類人的「行為」,都不是什麼「特定專業行為」,而是雖然是在那位置中而來的「倫理行為」。

換言之,倫理行為,人是可以「直下判斷的」,這並不需要某種「專業知識」當作中介。

用新儒家的講法,這是「良知的當下呈現」,有所不能容己的,不是你能「控制的」。那良心的冒出是「直接的」、「超越的」。

用王陽明的講法是「致」良知。

這種因良知而來的判斷是超越的,所以具有「普遍性」。

良知,不是個人的判斷,是「與人共俱之天理」以「此在(人)」為媒介,遇事生「心」而對「此在(人)」給出的判斷。

所以,人人都有「發出聲音的能力」。所以,良知的判斷,人人都能感同身受。所以具有「倫理性」。

人,與良心之間的關係,只是「傾聽」。在禪宗就是「因無所住而生其心」。

良心一定會「發出聲音」。再來是,你聽不聽進去而已。

孟子舉了二類人的「行為」,行為才能讓人「遇事生心」而給出良心的判斷。

宣王馬上答了出來,而且他的答案,幾千年下來,你也一定同意。

然而一旦碰到自己,「『自己』的障礙」就出來了,在良心的「以明」之下,人是會痛的。

於是就「聽不到那聲音」,於是就一定是顧左右而言他。

顧左右而言他,恰是說明了,「知道了」,但「不想聽」。

×××

譯文:孟子對齊宣王說道:您有一個臣子把妻室兒女付托給朋友照顧,自己遊楚國去了。等他回來的時候,他的妻室兒女卻在挨餓受凍。對待這樣的朋友,應該怎樣辦呢?”王說:“和他絕交。”孟子說:“假若管刑罰的長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級,那應該怎樣辦呢?”王說:“撤掉他!”孟子說:“假若一個國家裏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該怎樣辦呢?”齊王回過頭來左右張望,把話題扯到別處去了。

全文及完整譯文,請見下載版174頁: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孟子.梁惠王下》07/2022.12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白话译,见文末。

×××

这篇有一句常用成语:顾左右而言他。

哈,你一定常看到这场景,你自己也一定会用到这场景。

孟子在讲人情世故吗?

当然不是。那,孟子想要强调什麽呢?

这裡用类比来说明什麽?

类比首先提「朋友」,再来是提「职位担任者」。

在文中的这二者之「行为」,都被宣王否定掉。

可见,人是可以「明辨是非的」,一定是有那能力的。

文中所提的二类人的「行为」,都不是什麽「特定专业行为」,而是虽然是在那位置中而来的「伦理行为」。

换言之,伦理行为,人是可以「直下判断的」,这并不需要某种「专业知识」当作中介。

用新儒家的讲法,这是「良知的当下呈现」,有所不能容己的,不是你能「控制的」。那良心的冒出是「直接的」、「超越的」。

用王阳明的讲法是「致」良知。

这种因良知而来的判断是超越的,所以具有「普遍性」。

良知,不是个人的判断,是「与人共俱之天理」以「此在(人)」为媒介,遇事生「心」而对「此在(人)」给出的判断。

所以,人人都有「发出声音的能力」。所以,良知的判断,人人都能感同身受。所以具有「伦理性」。

人,与良心之间的关係,只是「倾听」。在禅宗就是「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良心一定会「发出声音」。再来是,你听不听进去而已。

孟子举了二类人的「行为」,行为才能让人「遇事生心」而给出良心的判断。

宣王马上答了出来,而且他的答案,几千年下来,你也一定同意。

然而一旦碰到自己,「『自己』的障碍」就出来了,在良心的「以明」之下,人是会痛的。

于是就「听不到那声音」,于是就一定是顾左右而言他。

顾左右而言他,恰是说明了,「知道了」,但「不想听」。

×××

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道: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付托给朋友照顾,自己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室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样办呢?”王说:“和他绝交。”孟子说:“假若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级,那应该怎样办呢?”王说:“撤掉他!”孟子说:“假若一个国家里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该怎样办呢?”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全文及完整译文,请见下载版174页: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