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01/2022.11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想看白話譯文,請到此下載
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讀孟子,心中總有一種悲戚感。
孟子的時代,「富國強兵」巳是那時代的主軸。
但孟子老愛談仁義、或一些古期儒家愛用的語言和想法。
但,《孟子》一書的特色也在此。
他總是要用一種邏輯性的表達方式來說明他心中的儒家仍是「有用的」。
「有什麼用?」往往是孟子要花盡心血去「論證」「儒家」的內函。
這是論語比較沒有去「花力氣談出來的」。
但,這是孟子的時代所需。
這篇就是典型。
梁惠王心中想的是:如何「富國強兵」?
孟子卻是回應:何必曰利?
如果一位大公司ceo找你去談,說,如何讓公司變成世界前一百大?
然後你說:辦公司,何必一定要「談賺錢」呢?
唉。
重點是,如果你是孟子,你要如何去「論證」呢?
正如同你要跟那位ceo去論證:「不要賺錢」才能讓公司變成一百大?
孟子論證的核心觀念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治理,如果不去談如何讓被治理者活得好,而只想著要讓自己過得好。
後果是什麼呢?
孟子如是論。後果是「會完蛋」。
人與人之間的「倫理性」,終究是人可以社會化被組識的基礎。
在這基礎上談「富國強兵」,那國才能富,兵才能強。
富國強兵,當然重要,但這要成功的基礎是什麼?孟子試著要去「講清楚」。
《孟子.梁惠王上》01/2022.11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想看白话译文,请到此下载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读孟子,心中总有一种悲戚感。
孟子的时代,「富国强兵」巳是那时代的主轴。
但孟子老爱谈仁义、或一些古期儒家爱用的语言和想法。
但,《孟子》一书的特色也在此。
他总是要用一种逻辑性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他心中的儒家仍是「有用的」。
「有什麽用?」往往是孟子要花尽心血去「论证」「儒家」的内函。
这是论语比较没有去「花力气谈出来的」。
但,这是孟子的时代所需。
这篇就是典型。
梁惠王心中想的是:如何「富国强兵」?
孟子却是回应:何必曰利?
如果一位大公司ceo找你去谈,说,如何让公司变成世界前一百大?
然后你说:办公司,何必一定要「谈赚钱」呢?
唉。
重点是,如果你是孟子,你要如何去「论证」呢?
正如同你要跟那位ceo去论证:「不要赚钱」才能让公司变成一百大?
孟子论证的核心观念是: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治理,如果不去谈如何让被治理者活得好,而只想着要让自己过得好。
后果是什麽呢?
孟子如是论。后果是「会完蛋」。
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性」,终究是人可以社会化被组识的基础。
在这基础上谈「富国强兵」,那国才能富,兵才能强。
富国强兵,当然重要,但这要成功的基础是什麽?孟子试着要去「讲清楚」。
《孟子.梁惠王上》01/2022.11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梁惠王上》01/2022.11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想看白話譯文,請到此下載
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讀孟子,心中總有一種悲戚感。
孟子的時代,「富國強兵」巳是那時代的主軸。
但孟子老愛談仁義、或一些古期儒家愛用的語言和想法。
但,《孟子》一書的特色也在此。
他總是要用一種邏輯性的表達方式來說明他心中的儒家仍是「有用的」。
「有什麼用?」往往是孟子要花盡心血去「論證」「儒家」的內函。
這是論語比較沒有去「花力氣談出來的」。
但,這是孟子的時代所需。
這篇就是典型。
梁惠王心中想的是:如何「富國強兵」?
孟子卻是回應:何必曰利?
如果一位大公司ceo找你去談,說,如何讓公司變成世界前一百大?
然後你說:辦公司,何必一定要「談賺錢」呢?
唉。
重點是,如果你是孟子,你要如何去「論證」呢?
正如同你要跟那位ceo去論證:「不要賺錢」才能讓公司變成一百大?
孟子論證的核心觀念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治理,如果不去談如何讓被治理者活得好,而只想著要讓自己過得好。
後果是什麼呢?
孟子如是論。後果是「會完蛋」。
人與人之間的「倫理性」,終究是人可以社會化被組識的基礎。
在這基礎上談「富國強兵」,那國才能富,兵才能強。
富國強兵,當然重要,但這要成功的基礎是什麼?孟子試著要去「講清楚」。
《孟子.梁惠王上》01/2022.11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想看白话译文,请到此下载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读孟子,心中总有一种悲戚感。
孟子的时代,「富国强兵」巳是那时代的主轴。
但孟子老爱谈仁义、或一些古期儒家爱用的语言和想法。
但,《孟子》一书的特色也在此。
他总是要用一种逻辑性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他心中的儒家仍是「有用的」。
「有什麽用?」往往是孟子要花尽心血去「论证」「儒家」的内函。
这是论语比较没有去「花力气谈出来的」。
但,这是孟子的时代所需。
这篇就是典型。
梁惠王心中想的是:如何「富国强兵」?
孟子却是回应:何必曰利?
如果一位大公司ceo找你去谈,说,如何让公司变成世界前一百大?
然后你说:办公司,何必一定要「谈赚钱」呢?
唉。
重点是,如果你是孟子,你要如何去「论证」呢?
正如同你要跟那位ceo去论证:「不要赚钱」才能让公司变成一百大?
孟子论证的核心观念是: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治理,如果不去谈如何让被治理者活得好,而只想着要让自己过得好。
后果是什麽呢?
孟子如是论。后果是「会完蛋」。
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性」,终究是人可以社会化被组识的基础。
在这基础上谈「富国强兵」,那国才能富,兵才能强。
富国强兵,当然重要,但这要成功的基础是什麽?孟子试着要去「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