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弟兄共进共退__辉发奠基名山(二)

(2024-09-22 15:22:23)
标签:

原创

书摘

分类: 明朝女真

永乐四年(1406)仲秋,星古力长子留臣等六十三人到南京,置肥河卫,命留臣为指挥。回家以后细说江南之行的感受,弟弟备臣也萌生了去南京闯世界的念头,筹划南行。次年,秋尽江南草未凋,备臣一行人到了都城南京,住进了会同馆。朝廷收下了远来客人献上的北方高头大马,“秃都、呕罕河等处女直野人头目必缠(备臣)来朝贡马,悉赐钞币”。朝廷给了赏钱,但是把备臣等人前来的目的给忽视了,这时候,南京来了更重要的客人,忙晕了。

西宁瞿昙寺 [1] 僧班丹藏卜 [i]亦在来客之列,瞿昙寺的名字是明太祖朱元璋起的,瞿昙寺的创始人三罗藏 [ii]正是班丹藏卜的叔叔,明初在招安西藏、青海藏民僧俗事情上功绩卓著。洪武二十六年(1393),三罗藏喇嘛去南京进贡,并请求对他的寺院给予护持和赐名,其实按当时来说,他的寺院就是一座小小的佛堂而已,因寺院主三罗藏拥护明朝,朱元璋皇帝御赐题为「瞿昙」的金匾,并且下令拨款扩建寺院,「瞿昙」为梵语音译,是佛祖释迦牟尼之族姓,这就是瞿昙寺得名的由来。不仅如此,瞿昙寺还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细心的人发现,三千五百里远的瞿昙寺竟然与南北二京皇宫一样采用了中轴线的建筑设计,恰在奉天殿(北京故宫今之太和殿)的位置上,竟然真的有一座缩小版的奉天殿——瞿昙寺隆国殿。大者隆国殿的围栏底座、五脊四坡的屋顶,小者户牖图案、檐角上的神兽皆为皇家制式,与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须弥座上赫然有五个烫金大字「皇帝万万岁」,令人想入非非。《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规定,除了皇宫之外,单层房屋不许「重檐重栱」,而瞿昙寺的隆国殿正是「重檐庑殿顶」[1]结构,谁敢于冒犯君王之讳,建造违制的建筑?又是谁敢于住在这样的房子中呢?


[1]    重檐庑殿顶:两重屋顶,五脊四坡。《大明会典》规定,无论官民不能建此房屋,楼房除外。



[1]    瞿昙寺(qú tán):佛教庙宇,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城南四十里处,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周边的地名都是在瞿昙寺显达之后命名的。



[i]    班丹藏卜:西宁瞿昙寺僧,永乐年间被封为「凈觉弘济国师」。
[ii]   三罗藏:在《明太祖实录》中名为「三剌」。藏教僧人,瞿昙寺的创始人。寺内典籍和彩绘非常有名。一说,三罗藏之叔「海和尚」是创始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