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葛洪岩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月工作经验交流

(2025-10-15 13:47:31)
分类: 班主任2425月交流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月工作经验交流
葛洪岩
过去的一个月,在与四年级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深入的思考。下面我将本月的工作进行简要的梳理与汇报。

一、 经验分享:

1. 常规管理:巧用“加减法”,培养自主性。

· “加法”——增加仪式感与榜样力量: 我坚持利用好每天的晨会五分钟,不仅仅是布置任务,更是进行“每日一星”的表扬,内容具体到“某某同学主动捡起垃圾”、“某某同学课文朗读有进步”,让良好的行为被看见、被效仿。这种正向激励的效果远胜于反复的批评。
· “减法”——减少包办,明确岗位责任: 我将班级事务细化,设置了“灯长”、“窗长”、“图书管理员”、“卫生监督员”等岗位,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主任适当“放手”,学生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反而得到了“加强”。

2. 学风建设:营造“小氛围”,激发内驱力。

· 小组合作与竞争: 我们班建立了“学习互助小组”,小组之间在作业上交、课堂表现、卫生保持等方面进行积分竞赛。这不仅是竞争,更是团队协作的训练场,优等生主动帮助组内同学,后进生为了集体荣誉也更愿意努力。

二、 困惑反思:

1.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教育“公平性”的平衡。
四年级学生个性差异愈发明显。对于学习习惯、基础较差的学生,我投入了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辅导,但效果缓慢,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正常教学进度。如何在对后进生进行充分辅导的同时,确保其他学生(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能“吃得饱”,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是我面临的一大挑战。

2. “说教”与“体验”的效能比问题。
我发现,对于某些行为习惯问题(如乱扔垃圾、课间追逐打闹),反复的口头说教效果有限。虽然也通过班会课强调,但学生往往是“当时记得,过后就忘”。如何设计更有效的体验式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内心认同规则,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是我需要深入探索的。

三、 努力方向:

1. 精进业务,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我将主动阅读班级管理、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与期刊,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并积极参加校内外培训。我计划针对“如何高效转化后进生”这一课题,进行个案追踪与研究,寻找更科学的方法。
2. 深化沟通,实现家校“同频共振”。
我将尝试开设一个不定期的“家长微课堂”线上专栏,用简短的文章或语音,分享一些家庭教育的小技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等,引导家长树立更全面的教育观。对于个别“问题”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家访,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成长方案。

班主任工作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路虽远,行则将至。我将继续保持这颗热爱与责任之心,在摸索中前进,在反思中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