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舟,共筑成长港湾
一七班班主任月工作交流
王亚娟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面对32个初入校园、离开父母的孩子,我始终相信“教育是点燃火焰,而非填满容器”。
开学第一周,是学生最难熬的适应期,不少孩子因想家而哭闹不止。为了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我精心设计了以哪吒贴纸为奖励的闯关游戏。我告诉孩子们:“每安静度过一晚,就是一次勇敢的闯关,第二天就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哪吒贴纸贴在星星榜上。”这个充满童趣的奖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他们不再一味地沉浸在想家的情绪中,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闯关成功获得贴纸”这件事上。
通过这个小小的奖励,孩子们逐渐找到了寄宿生活的乐趣,班级也顺利度过了最艰难的第一周。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符合他们兴趣的奖励机制,是缓解焦虑、建立规则意识的有效方式。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始终践行 "三个一"原则
:每日一总结:每天坚持以学校安排进行每日总结,从一日常规到在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也从一开始的窘迫,不适应,到现在的能自主完成在校各项事务。
每周一惊喜: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每周发放不重复小奖励,不定时的电影分享会,这些活动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即时一鼓励:打开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随时鼓励。
班级里还有1名特别调皮的男生,他精力旺盛,常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课间也喜欢打闹,回宿舍之后,也是话题不断,并且很难躺在自己的床上,经常出现各种危险动作,不仅影响自己的休息,还干扰了其他同学。针对他的情况,我没有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任命这名学生为宿舍长,让他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还记得开学不久,他因为身体不舒服,被接回家后,积极跟他的妈妈分享了这一光荣时刻,孩子妈妈发信息说:孩子为了做好宿舍长,每天晚上努力不让自己乱动。通过这种方式,他的责任感被激发出来了,各方面的行为也比之前有了改善。
从接手这个班级开始,我就明确告诉学生:“我和你们是朋友,不是敌人。我能理解你们离开父母的不开心,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你们,给你们奖励,也请他们尊重老师的每一节课,用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用自己的专注完成每一节课的学习。”在日常相处中,我始终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我会在课间,陪孩子们聊聊天,听他们分享有趣的事情;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会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时,我还会兑现承诺,定期给孩子们发放小礼物,组织观看电影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孩子们对我产生了信任和依赖,也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这一个月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爱心和耐心。通过暖心的奖励机制、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我们班从最初的混乱逐渐走向稳定,孩子们也在不断成长和进步。但是目前也存在仍旧没被攻克的两个难题:1.两个比较轴的孩子,到目前依旧返校困难,对这两个孩子鼓励最多,安慰最多,采取措施最多,但收效甚微。2.班级纪律有待加强,在上课时仍有孩子在课上随意发言,男生宿舍也是三楼生活老师的心头肉,常常是寸步不离,守着他们才能安然入睡。
当然,班级管理工作没有终点,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求,为他们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寄宿生活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王亚娟
2025.10.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