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某些地名的特殊读音

(2017-11-30 22:19:40)
标签:

地名

读音

    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地方地名的读音与本字不相一致,而有其特殊的读法。如照原字音读,便会招致错误。这种字的异读现象,大概是由历史原因和地方性语言习惯造成的。

    我们保定市地处冀中,人们对本省乐亭县的“乐”不念“勒”,而念“涝”;获鹿县的“获”不念“获”,而念“槐”;肃宁县的“肃”不念“肃”,而念“许”,一般是不陌生的。但对外省的一些地名的特殊读音,是否都了解呢?下面列举的一些便是:

山西洪洞县的“洞”不念“动”,而念“同”;广东番禺县的“番”不念“翻”,而念“潘”;福建长汀的“汀”不念“听”,而念“停”;四川垫江的“垫”,不念“店”而念“牒”;安徽涡阳县的“涡”,不念“窝”而念“锅”;浙江会稽山的“会”,不念“汇”而念“桂”;安徽六安县、江苏六合县的“六”,都念“路”等等,不一而足。

    还有一些小地方的名字,传统上也有异读现象。如:北京的“大栅栏”,读“大闸栏”即是。保定市的南阁、大祝泽,过去本地人都分别习惯的称之为“南稿”、“大周寨”是否也属此类,笔者不知何故,看来要请教从事地方志和文字研究的同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