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舍笔名的再讨论
说明:
老舍先生是世界文化名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学界的一面旗帜。其影响可谓大矣!所以关于他笔名中的“舍”字的词性(自然也就涉及其字读音)的准确定位,是个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必须厘清。不然的话,随着岁月的流逝,若发生以讹传讹的情况,我们的后代更难说清了。表面上是维护而实际上是影响了先人的形象。因可能与事实不符,则经不住考量。我们向来应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基于此,我写出了《关于老舍笔名的再讨论》这篇拙文。
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
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顺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流牛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
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道,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风光。心则赵抃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之;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古今来将中第一奇人。
就标题所写,我们就先探讨下吧!
第一个版本,是脍炙人口的,几乎人人皆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标签:
多音字 |
我曾写过《“入闱”、“入围”辨》,盖因这两个词读音同、声调同,形相似,义相通,提出讨论了哪个更正宗的问题。结果是原只有“入闱”一词,并无“入围”一说
标签:
入围入闱 |
标签:
地名读音 |
山西洪洞县的“洞”不念“动”,而念“同”;广东番禺县的“番”不念“翻”,而念“潘”;福建长汀的“汀”不念“听”,而念“停”;四川垫江的“垫”,不念“店”而念“牒”;安徽涡阳县的“涡”,不念“窝”而念“锅”;浙江会稽山的“会”,不念“汇”而念“桂”;安徽六安县、江苏六合县的“六”,都念“路”等等,不一而足。
标签:
变调读音 |
标签:
车读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