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学习《道德经》之二《道德经·第二章》

2024-12-21 15:09:20

1】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1)当人们知道了什么是美的时候,那自然也就知道什么是丑了。当人们知道了什么是善的时候,那自然也就会知道什么是不善了。(2)有形和无形是相互转化的。难和不难是相对而言的。长和短是在比较中显现的。高和低是相互衬托的。音和声是互有区分的。前和后是比对出来的。(3)圣人其实明白了这些简单的道理就行了,不需要再去做更多的事情,更不要老是好为人师的去告诫百姓哪些是美哪些是丑哪些是善哪些是不善等。(4)换句话说就是,圣人们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是:任万物自由发展、对于万物的要求一定不要推辞也不要人为地去进行干预。即使孕育了万物也不要据为己有。即使帮助了万物也不要自恃有功。即使成就了万物也不要居功自傲。其实,圣人们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是什么也没损失、什么也没失去。2024.12.21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