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补九(总二七九)关于“德”之五
2024-11-25 14:19:39
【8】关于《道德经》中涉及的几个有关“人之德”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德”的时候,使用过三个修饰词,即:玄德、孔德、常德。应该说,这三个带有形容词的“德”都是针对“人之德”来说的,因为“万物之德”属于纯本色纯自然的德,不需要修饰和润色。(1)关于“玄德”。“玄德”这个词在《道德经》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在第十章、第五十一章、和第六十五章中的两次。第十章和第五十一章一致认为:“玄德”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其特点是:养育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而不主宰他们。具有这类玄德的人就属于品德高尚的人。而在第六十五章所说的“玄德”,指的则是懂得了大是大非、明白了“智和不智”的差别,从而达到了一种“玄而神妙”的境界,并具备了“玄德”之德。这里讲的玄德指的则是一种境界。总之,玄德既是一种高尚之德,也是一种境界。(2)关于“孔德”。“孔德”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只在第二十一章中出现过一次。该章开篇就说到,即使再大、再深远、再厚重的德,也是要“惟道是从”。这一章主要想说明的是道对德的决定作用。(3)关于“常德”。“常德”这个词在《道德经》里出现过三次都集中在第二十八章中。即:常德不离、常德不忒、常德乃足。这三个“常德”一个指的是“溪流”之德、一个指的是“榜样”之德、一个指的是“山谷”之德。无论哪一种,常德指的都是恒久不变的“德”。【9】总之,在整个《道德经》中,只有在讲到人类的“德”的时候,老子才用到了修饰词,而且也只用到了这三个,即:玄、孔、常。简单来说:玄德就是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玄妙神妙的“德”;孔德就是大而深远的“德”;常德就是恒久不变的“德”。这三种境界的“德”都是针对人类的“德”来说的。2024.11.25
《道德经》学习心得之补九(总二七九)关于“德”之五
【8】关于《道德经》中涉及的几个有关“人之德”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德”的时候,使用过三个修饰词,即:玄德、孔德、常德。应该说,这三个带有形容词的“德”都是针对“人之德”来说的,因为“万物之德”属于纯本色纯自然的德,不需要修饰和润色。(1)关于“玄德”。“玄德”这个词在《道德经》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在第十章、第五十一章、和第六十五章中的两次。第十章和第五十一章一致认为:“玄德”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其特点是:养育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滋养了万物而不主宰他们。具有这类玄德的人就属于品德高尚的人。而在第六十五章所说的“玄德”,指的则是懂得了大是大非、明白了“智和不智”的差别,从而达到了一种“玄而神妙”的境界,并具备了“玄德”之德。这里讲的玄德指的则是一种境界。总之,玄德既是一种高尚之德,也是一种境界。(2)关于“孔德”。“孔德”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只在第二十一章中出现过一次。该章开篇就说到,即使再大、再深远、再厚重的德,也是要“惟道是从”。这一章主要想说明的是道对德的决定作用。(3)关于“常德”。“常德”这个词在《道德经》里出现过三次都集中在第二十八章中。即:常德不离、常德不忒、常德乃足。这三个“常德”一个指的是“溪流”之德、一个指的是“榜样”之德、一个指的是“山谷”之德。无论哪一种,常德指的都是恒久不变的“德”。【9】总之,在整个《道德经》中,只有在讲到人类的“德”的时候,老子才用到了修饰词,而且也只用到了这三个,即:玄、孔、常。简单来说:玄德就是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玄妙神妙的“德”;孔德就是大而深远的“德”;常德就是恒久不变的“德”。这三种境界的“德”都是针对人类的“德”来说的。2024.11.25